
材料:花膠(或吻膠)150克,鮮豬瘦肉絲100克,生薑絲5克,食鹽適量。
製作:先將豬瘦肉洗淨切絲;然後將花膠用清水浸泡至軟,再用熱的薑蔥水浸泡去腥味,切成細條放入壓力鍋內,加進適量清水,用中火將其煲至糊狀,再放進肉絲、生薑絲攪混煮熟,調味食用。

豆角(半斤)、瘦豬肉(4兩)、蒜頭(5瓣)
調料:
油(4湯匙)、鹽(1/3湯匙)、醬油(1/3湯匙)、雞精(1/3湯匙)
醃料:
醬油(1/2湯匙)、生粉(1湯匙)、雞精(1/5湯匙)
1 洗淨豆角,去掉頭尾掰成段(約1指長);蒜頭拍扁剝去衣,剁成蒜蓉。
2 豬肉洗淨切

咖喱是以薑黃為主料,配上豆蔻、丁香、茴香、小茴香子、肉桂、各色胡椒、辣椒、芥末子等多種香辛料製成的復合調味料,具有特別誘人的香氣。咖喱雞絲羹香辣惹味,有驅寒、開胃、祛濕的作用,為當前春雨濛濛、迷霧茫茫時的佐餐靚湯。
材料:雞肉400克,紅蘿蔔、薯

材料:麵包片、饅頭片、芝士片、胡蘿蔔片、豆腐片、香蔥
調料:鹽
做法:
1.將麵包片去掉四邊,切成四小塊;豆腐切片,用鹽醃製一會;胡蘿蔔切薄片;芝士切成四小份。
2.香蔥洗淨,在沸水裡燙一下取出。
3.油熱後,將醃好的豆腐片下鍋煎熟撈出。
4.用切好的

主要原料及功效:
1、雞蛋(2只):雞蛋含充足的維生素B,而它能有助於把糖轉化成能量ATP,對抗壓力。維生素B是保持高昂“性”趣的關鍵營養素。
2、青椒(2-3只):含有抗氧化的維生素C和維生素K及微量元素,能增強人的體力,緩解因工作、生活壓力造

原料:黃瓜、培根、兩隻雞蛋、麵粉、鹽、生油。
做法:
1、先把生雞蛋攪拌均勻,下鹽、油調味。
2、黃瓜、培根切成小丁,或者最好能切碎,並且拌進雞蛋液裡。
3、開麵粉。把麵粉放進雞蛋液之後,順著一個方向攪拌,很快就能攪拌均勻。
4

我國是最早食用海蜇的國家,早在晉代就有記載。按產地劃分,有南蜇、東蜇和北蜇,其中以福建、浙江產的南蜇為最好。海蜇被視為水中瑰寶,不僅能抑制動脈硬化,擴張血管,降低血壓,還有一定的防癌功效,這是因為,中醫歷來都認為它有軟堅散結,行淤化積,清熱化痰之功,

青瓜多以生吃為主,酒樓裡的拍青瓜是銷量最大的涼菜之一,北方菜館裡的青瓜多以原條蘸醬來吃,它清甜爽口,老少咸宜。
青瓜同樣含有豐富的養分,像胡蘿蔔素、維生素C、鉀、鐵、磷等,其中的纖維素,對促進腸蠕動、排泄有一定作用,它是廣受大眾喜愛且具食療價值的

做這個魚只用魚身,魚頭用來熬湯,放了番茄醬顏色會好看些,是酸酸甜甜的口味!
原料:草魚 一片 雞蛋 一個 蔥 一根
調味料:番茄醬 糖 鹽 醋 味精
做法:
魚切塊雞蛋打散蔥切末,魚塊沾上蛋液
下油鍋炸黃撈出控油,炒鍋留底油燒熱下入蔥末煸香
加入番

主料:活鱖魚
輔料:豌豆苗、牛奶
調料:雞精、低鈉鹽、水澱粉、料酒、蔥姜蒜粉
操作:
1、鱖魚洗淨待用
2、熱鍋,入油,放入蔥姜蒜粉、料酒、低鈉鹽和雞精煸香;
3、接著再放入鱖魚,加水,蓋蓋燜5-6分鐘;
4、魚燒熟後,

主料:鴨掌
輔料:香菜
調料:蔥、姜、蒜、鹽、料酒、雞精、香油、食用油
做法:
1.蔥、姜、蒜洗淨,蔥切成末,姜、蒜切成片,香菜洗淨切成段;
2.將鴨掌用開水焯一下撈出;
3.坐鍋點火放油,油至六成熱時放入蔥、姜、蒜炒出

燜煮的菜式濃香馥郁,食味誘人,但春天不宜多吃“重味”的食物。“銀杏蜆鴨煲”是屬於一道清而不淡的煲仔菜。銀杏是銀杏樹的果實,它有果皮、果肉和核仁,用來烹食的名為白果,是核仁的部分。白果有很高的食療價值,常見的腐竹白果粥,或是銀杏糖

春日氣溫反覆,易傷人脾胃,有胃病的人容易發作。中藥黨參北芪煲牛肚有養血益氣、補脾健胃的功效,為春日養胃湯品之一。
黨參能補中益氣,養血生髓;北芪能補氣固表,養血益髒。而牛肚性平,味甘、鹹,有補脾益胃的作用。湯中還配上牛月展 肉,它亦能補益精血,健脾

鯽魚肉質細嫩、甘美鮮甜,有著很高的營養和藥用價值,據現代營養學分析,每100克魚肉中含蛋白質13克、脂肪1.1克,並富含鈣、磷、鎂、硒、鋅和多種維生素。因為它含動物蛋白和不飽和脂肪酸,所以常吃它不僅能健身,還有助減肥、降血壓和血脂,使人延年益壽。中醫還認為它

魚乾的吃法大多以蒸為主,也有用來焗飯的,用它來焗飯時,通常會加入臘肉、排骨等材料,這樣更為“和味”。在眾多的臘魚乾裡,以鹹淡水域的魚臘制的為佳,上乘的魚乾鹹度適中,甘香帶鮮,過鹹的為次品,食後舌頭像失去“知覺”似的。另外,由於臘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