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料:鴨架 輔料:白菜、豆腐、雞蛋、麵粉 調料:鹽、味精、胡椒粉 烹製方法: 1、坐鍋點火倒油,將切好的豆腐放入,煎製片刻後倒入雞蛋液煎定型,撒少許麵粉,衝入清水,微開時將鴨架放入,從四周往中間慢慢推散豆腐,燉20分鐘後放入白菜,出鍋前調味即可。

俗話云:「冬有生薑,不怕風霜」。姜有促進血液循環、發汗的作用,對頭痛、胃寒、風寒等患者,有很好的食療之效。而蜆芥為一種以海蜆加上酒和鹽醃製成的調味品,取其鹹鮮食味於菜餚當中,唇齒留香。上乘的蜆芥要求低鹽「淡口」。 材料: 牛肉、生薑、蜆芥、陳皮絲

原料: 麵粉,酵母,牛肉豆瓣醬,黃豆,青豆,木耳,黃花,香菇,胡蘿蔔,西紅柿,南瓜,蔥姜蒜末 做法: 1.麵粉加酵母和好放置一上午。 2.牛肉切末,木耳黃花香菇泡發切丁,其他原料都洗淨切丁。 3.鍋中油燒熱下蔥姜蒜末,然後將肉倒進鍋裡炒。 4

主料:豬排 調料:生抽、料酒、老抽、芝麻、蒜茸薑片、雞精、鹽 步驟: 1 排骨洗淨切成小塊,用薑片,老抽,生抽,料酒,鹽和雞精碼味,放冰箱冷凍室,5個小時以上。(最好前一天晚上碼味放冰箱,冷凍後的排骨蒸出來肉質更香嫩)。 2 將醃製好的排骨上鍋蒸熟

燒賣,又稱燒麥、肖米、稍麥、稍梅、燒梅、鬼蓬頭,是形容頂端蓬鬆束折如花的形狀,是一種以燙面為皮裹餡上籠蒸熟的麵食小吃。燒賣源起元大都,在中國土生土長,歷史相當悠久。現在中國南北方都有,在江蘇、浙江、廣東、廣西一帶,人們把它叫做燒賣,而在北京等地則將它

原料: 老豆腐(北豆腐) 一塊 400克 紅辣椒 2個 調味料: 黃豆醬 一勺 沙茶醬 一勺 糖 一小勺 雞精 一小勺 做法: 豆腐切成厚片,辣椒切成小辣椒圈,再切幾片裝飾用,炒鍋放油燒熱,下如豆腐兩面煎黃撈出,鍋留底油燒四成熱,加黃

材料: 綠萵筍,蓮藕,紅椒,肉丁,油辣椒(萵筍和蓮藕也好換成土豆、黃瓜、芹菜之類的生脆的蔬菜) 作法: 1) 綠萵筍去野去皮,與蓮藕、紅椒一同切丁; 2) 炒鍋放適量油,燒熱後下肉丁煸白,再下紅椒丁煸香; 3) 萵筍同蓮藕丁一同下鍋翻炒,加油辣椒,調

阿薩對阿爾泰語系頗有研究,飯飯是他的崇拜者,經常看到飯飯深情呼喚著阿薩,期望阿薩能對他談談有關東亞語言的問題.有時候他們會泛泛地談談滿語,蒙語,朝鮮語,日語,還有新疆少數民族的語言.我也不知道阿薩到底會講幾種語言,有時候他們也談論德語.連eagle和秋姐姐

材料:河粉,牛肉片(用料酒/醬油/蘇打粉/太白粉醃30分鐘),豆芽,蔥,姜絲。 調味料:生抽/老抽/糖/味精。 做法:牛肉片泡嫩油,撈起備用; 3大匙油燒熱,放進姜絲爆香,加河粉/豆芽/蔥段翻炒片刻,放回牛肉,加調味料以旺火快速拌炒均勻即可。

烹製材料 烹製材料(三人份) 材料: 雞柳(388克)、雪梨(1只)、紅蘿蔔(1/4根)、蔥(1根)、姜(3片) 醃料: 雞蛋清(1只)、生粉(1/2湯匙)、醬油(1湯匙)、雞粉(1/3湯匙)、油(1/2湯匙) 調料: 油(3湯匙)、料酒(1/2湯匙)、香醋(2湯匙)、鹽(1/5湯匙)

材料: 豬肉餡200g,玫瑰大頭菜100克,綠尖椒兩個,香油2茶匙(10毫升),料酒1茶匙(5克),醬油1茶匙(5毫升),雞精1茶匙(5克),油1湯匙(15毫升) 做法: 1.大頭菜剁成碎粒,綠尖椒去籽和蒂,切成碎丁; 2.中火燒熱炒鍋,倒入油,油溫上升即可放入

做法: 1.四個蛋,分離蛋黃蛋白在2個乾淨的容器裡。 2.蛋黃碗加10勺糖,125ml牛奶,攪拌均勻;再加麵粉,低筋,直接過篩放入蛋黃碗中,一邊攪拌均勻,自己看著變成稠糊糊就可以了(黑森林我加了一勺可可粉,喜好吃原味的不用加) 。 3.然後打蛋白,加3勺糖,1小勺鹽,順時

牛肉纖維粗,清燉紅燒非兩個鐘頭不能入口,爆炒滑溜若不放小蘇打嫩肉粉又易老,但牛肉好吃,高蛋白低脂肪,不吃它太說不過去了。換種方法吃。 粉蒸肉,多半蒸豬肉排骨等,蒸牛肉的不多,牛肉比豬肉略腥,不用粉蒸的方法來做,也是有道理的。但用川菜的調料來去腥增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