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本特點 補肝腎,健脾胃基本材料 香菇20克,豬瘦肉100克,調料適量。 製法:香菇洗淨,用溫水泡發,去菇蒂,放入沙鍋內,加水適量,用文火熬湯,至香菇熟爛,再加瘦肉,肉熟調味即成。 功效:補肝腎,健脾胃。 用法:隔日1次,常食。 應用:適用

基本特點 補益強壯,健腦增智基本材料 豬瘦肉150克,蔥末、薑末、精鹽、味精、料酒、濕澱粉各少許,雞蛋5個,香油10克,豬肉皮1小塊,花生油250克。 製法:將豬肉切成小丁,加入蔥薑末、味精、精鹽、料酒、香油各1個雞蛋的蛋液,用筷子攪勻成餡,分為12份

基本特點 健腦益智,補精填髓基本材料 鮮鳳尾菇500克,豬瘦肉絲250克,料酒、精鹽、醬油、蔥花、姜絲、白糖各種調料適量。 製法:將鳳尾菇去雜質洗淨,切條。鍋燒熱放入肉絲煸至水干,加入醬油煸炒,再加入精鹽、料酒、白糖、蔥花、姜和適量水,煸至肉絲熟;

基本特點 平肝清腦基本材料 芹菜100克,豆腐250克,食鹽、味精、麻油等各適量。 製法:芹菜去老葉,洗淨切段。豆腐切成塊,放油鍋內用文火微煎,再入芹菜稍炒,加鹽、麻油適量,煮10分鐘後放味精少許即可。 功效:平肝清腦。 用法:佐餐常食。 應用

基本特點 補益脾胃,益氣養血基本材料 光雞半隻(約500克),鮮栗子肉500克,冬菇30克,生薑2片。 製法:鮮栗子肉用開水燙,稍浸後剝去外衣。冬菇用水浸軟,去蒂、洗淨;光雞洗淨,斬件。將雞、栗子、薑片一齊放入鍋內,加清水適量,武火煮沸後,文火煲1小時

基本特點 菜綠肉白,鮮滑爽脆。基本材料 田雞腿150克,冬筍15克,火腿20克,芥蘭75克,姜5克,胡蘿蔔花4克,蒜4克,鹽3克,味精2克,生粉2克,料酒5毫升,糖2克,胡椒粉0.2克,植物油25克。 製作過程:1.用筍條,火腿,各一條,插入去骨的田雞腿內,用鹽

基本特點 補脾腎,益氣血基本材料 發面500克,紅糖250克,小棗90克,蜜棗60克,小米面65克,玫瑰3克。 製法:把發面放入食用鹼適量,放入盆中;將紅糖用玫瑰水溶化,與小米面一起摻入發面中,調攪成稀糊狀;將方模子放入蒸籠內(10厘米見方、6厘米高的模子

基本特點 健脾益胃,補腎化濕 基本材料 薏仁米50克,白扁豆50克,蓮子肉(去心)50克,紅棗20個,核桃肉(炒熟)50克,龍眼肉50克,糖青梅25克,糯米500克,白糖100克。 製法:將前三味泡發煮熟,紅棗泡發,核桃肉炒熟,糯米蒸熟備用;取大碗一個內塗

基本特點 健脾利濕止瀉基本材料 干扁豆花10--15克,北梗米100克。製法:採取未完全開放的扁豆花曬乾。先用粳米加水適量煮粥,加入扁豆花後改用慢火。亦可將扁豆花研粉調入,或用鮮扁豆花25克煮粥。 功效:健脾利濕止瀉。 用法:每日2次,早、晚餐食用

基本特點 補血養血,健脾和胃基本材料 江米50克,棗15克。製法:江米淘洗乾淨,放入鋁鍋中,加入適量水,先大火煮開,再下洗淨的紅棗,煮開後改為小火燉煮至米爛湯稠時即可。 功效:補血養血,健脾和胃。 用法:經常服食。 應用:適用於脾胃氣虛,

基本特點 健脾和胃 基本材料 豌豆250克,白糖、紅糖各75克,糖桂花、糖玫瑰各5克。 製法:豌豆淘洗乾淨,放入鍋內,加水1000克,置旺火上煮沸,撇去浮沫後用小火煮熬至豌豆酥爛;糖桂花、糖玫瑰分別用涼開水調成汁;食用時,先在碗內放上白糖、紅糖,

基本特點 補益脾胃基本材料 大棗10枚,薯蕷200克,大米50克,白糖少許。 製法:將大米、薯蕷、大棗洗淨。薯蕷切成小塊。先將大米和大棗煮至八成熟,再放入薯蕷,至薯蕷煮熟後加入少量白糖即可食用。 功效:補益脾胃。 用法:每日早、晚隨量溫食。

基本特點 養陰清熱,和胃止呃基本材料 柿蒂10克,玉竹15克,粳米50克。 製法:先將玉竹、柿蒂入沙鍋加清水300毫升,煎至150毫升,去渣取汁備用。粳米加水400毫升,煮至米開花,兌入藥汁再煮片刻,待食。 功效:養陰清熱,和胃止呃。 用法:每日早、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