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要是到了法國,千萬別錯過吃牡蠣,都是鮮的。連埃菲爾鐵塔上的那個小餐廳裡都有。比利時布魯塞爾市政廣場邊有一條小街,斜著有點上坡,晚上都是海鮮大排檔,牡蠣、龍蝦、蚌類應有盡有。
您如果去日本,我一定要建議你去京都的一個飯館,日本字我不懂,發音是GANKAO,

一般來說,請客人去飯店吃飯,作東的一方總會多點菜,以防被人看作「小氣」,而侍者通常也都希望顧客點菜越多越好,這樣就能賺到更多的錢。可最近在日本的一些快餐店,顧客的點菜數量卻受到了嚴格限制。在點菜時,侍者會根據就餐顧客的位數給出點菜的數量限制,鼓勵顧客們

提及意餐,許多人只會想到意粉和餡餃。其實,這遠不是它全部的內涵。美食是本質的元素,是自然與藝術,而意大利美食兩者兼而有之。亞平寧半島濃郁的風情,賜予意大利美食以自然韻味。穿越時空的文化底蘊,又使意式佳餚富於藝術靈感。追憶美食,將會使愉悅的你,回味無窮。

地鐵一號線
■花地灣站:
花地灣東海灣酒家位於C出口,其園林設計為一大賣點,體現了珠三角南海水鄉特色,廣受芳村以至周邊南海、佛山等食客所青睞。
■芳村站:
白鵝潭風情酒吧街總長1.2公里,全江景歐陸風格酒吧文化街,被列為廣州市「十大特色

尼斯(Nice)是法國南部第一大城市。作為南部第一大城市,尼斯過去是北歐王族的避寒勝地,如今很多雄偉建築仍依舊保留,氣派盎然。然而,不可忽略的,還有舊城區市集的地道小食。
CoursSaleya廣場逢週二至週五是花卉和蔬菜市場,週一則是專賣玻璃瓶小飾物的古董市場,

瑞士的登城節,在每年的12月11日舉行。
這個節日是為了紀念一位名叫魯姆的婦女,她在日內瓦城遭到敵軍襲擊時最先發現敵人,並發出警報,為打敗敵人做出了貢獻。
節日這天,人們舉行各種晚會、音樂會,還有化裝遊行,人們身穿傳統的服裝,跟在儀仗隊後面。隊伍中還

德國人飲食有自己的特色。德國人多屬日爾曼族,愛好「大塊吃肉,大口喝酒」,每人每年的豬肉消費量達66千克,居世界首位。德國人愛吃豬肉,也喜歡自己養豬。在德國最大的工業區魯爾,儘管區內處處是高樓大廈,然而居民都在大樓之間辟出一個個養豬場,每年都僱傭屠夫宰殺自

一提到德國的地道菜式,馬上令人聊想到香腸。德國香腸使用單一材料便能變化出千百款的配搭,而且份量十足,如Bratwurst、小牛肉腸(Weisswurst)、黑腸(Blutwurst)、法蘭克福腸(Frankfurter)等等。
餐廳(Restaurant)
Restaurant是餐廳的總稱。德國平民化的餐館可叫

南方網訊 德國麵包有大麵包、小麵包之分。大麵包可重達1公斤,而小麵包所指的不是加甜餡的麵包,它只是小而圓的麵包。大麵包有近20幾種之多,大體來說以全麥為基底,可以添加黑麥、蕎麥、芝麻、罌粟子、香藥草、胚芽、核桃、葵花子等,雖然也有白麵包(類似白吐司),但實

德國人重視歷史文化的特性,也在餐飲上表露無疑。德國的歷史風味菜———騎士餐,最能體現德國的歷史和文化。
對於觀光客而言,相當有名的麗塔旅館就坐落在內卡(NECKAR)河谷入口處的內卡格密特,這裡原是一棟.0世紀的木造狩獵館,改成旅館後仍保持其原有的風貌。旅

過去,德國人一向以肉、牛排、香腸為主菜,但近年來,德國人卻掀起了吃素熱潮,其中以豆腐和豆類製品為主,用麥粉和粟(俗稱小米)煮成的稀飯,也被列入熱門的素食之列。
這類清淡的食物,被德國人冠上「健康餐」的美名,而廣泛地流行。
最先推崇這些「健康餐」的

去蘭州出差,出租車司機告訴我:「蘭州最好吃的,就是羊—羔—肉啦。」
蘭州羊羔肉最正宗的作坊在離市中心13km的地方,從市中心打的前往,20多元錢。還沒下車,看見一排排熗火冒煙的平房,笑聲隆隆,香氣四溢,紅臉蛋的西北大妞兒在車外招手攬客,舉手投足透著熱情。

保加利亞《顯示器報》今天在報道丹麥女王昨日在索非亞的活動時,逕直冠以大字標題《瑪格麗特二世同科斯托夫一起品嚐烤南瓜》。
保總理科斯托夫昨天在索非亞「凱賓斯基」飯店為來訪的丹麥女王瑪格麗特二世舉行歡迎午宴時,特意請女王品嚐了加有蜂蜜和核桃仁的烤南瓜以

配方:牛奶1lt,酵母140gr,鹽20gr,糖200gr,麵包發粉40gr,麵粉2kg250gr,白脫100gr,白脫1kg,雞蛋5pc,香料5gr,檸檬皮絲2pc。
1、將酵母溶於牛奶。
2、將所有其它配料一次加入攪拌盒中。
3、攪拌5-8分鐘。
4、攪拌後,把麵團放在涼爽處約半小時。

遊牧於撒哈拉大沙漠與蘇丹、埃及一帶的杜勒格人,有一個顯著的特徵,那就是戴面紗的是男子,而不是婦女。
杜勒格民族的成年男子,總是用深藍色的面紗,遮住頭髮、前額、下額和嘴鼻,只有眼睛露著。他們不僅外出,就是在家中,也同樣戴著面紗。甚至睡覺、吃喝時,也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