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由於越南曾是法國殖民地,所以越南菜在法國亦頗為流行。而法國人更貫徹其吃得講究的習俗,把正宗的越南菜吃法帶到當地。正宗的越南菜吃法是會加很多配菜,在越南是屬於高級的一種,但在法國當地卻是十分普通。不過對香港人來說,這些可能只會覺得一頭霧水,所以現在就不妨

·紅葡萄酒-室溫,約18攝氏度左右
一般的紅葡萄酒,應該在飲用前1-2小時先開瓶,讓酒呼吸一下,名為「醒酒」。對於比較貴重的紅葡萄酒,一般也要先冰鎮一下,時間約1小時。
·白葡萄酒-10至12攝氏度左右
對於酒齡高於5年的白葡萄酒可以在低1-2攝氏度,因此

黃大偉,畢業於華南理工大學,於1976年赴法國定居,並進入法國Compiegne市烹調學校學法國廚藝1年,畢業後跟隨法國三星大廚師Mr.Jean,研發了二十多種新菜,極受巴黎市民歡迎,被法國最權威旅遊飲食業雜誌gault-Millau評為巴黎數千家華人餐館第一名廚,並成為第一位華人廚

嚴格說起來,在法國,麵包是麵包,即為法國人所謂的Pain,如國人熟悉的法國麵包(Baguette);但是,如牛角麵包(CROISSANT)等奶油麵包卷,卻是法國人通稱的「維也納甜麵包或甜點」(Viennoiserie),有點類似我們的甜甜圈或美式Donuts,有巧克力、果醬、奶油、葡萄乾等多

在葡萄酒的故鄉法國,近年來,在悄悄地發生一場異變。據法國農業部有關部門發表的統計結果表明,法國人正在逐年遠離葡萄酒而去。
與1980年一年中平均每人飲葡萄酒105立升相比,目前,平均每人只喝60立升(以14歲以上的法國人為調查對像)。在過去的20年間裡,每天喝葡

材料:瘦豬肉1公斤,雞蛋600克,生菜油100克,肉蔻末10克,牛奶250毫升,精鹽30克,胡椒粉5克。玉米粉100克,味精20克,油紙1/4張,豬肥膘肉50克,紅白菜150克,生菜葉150克。
做法:
1.將豬肉去筋膜,切小塊,洗淨,上絞肉器絞三遍,放入瓷盆內,加雞蛋200克和

原料:蘆筍1000克,雞清湯400毫升,鮮奶油100克,蛋黃2個,土豆2個。精鹽、胡椒粉各適量。
製作方法:1.蘆筍去硬皮,洗淨,煮鍋內放清水500毫升,放蘆筍煮15分鐘,撈出。2.蘆筍煮軟的上部嫩尖切下,剩下的部分切成段,再放入鍋內;土豆去皮,洗淨,入鍋。再加雞湯和

原來,法國料理也可以這樣輕盈!——最近,我格外有著這樣的感觸。
首先,是在台北來都麗致飯店的「巴黎1930」。這處曾經在不少美食饕家們心目中地位非凡、應屬全台北數一數二最道地、經典的法國料理餐廳;現在,依隨時潮趨勢民心所向朝前走,重新改裝開幕後,昔時頗

飲食特點:對晚餐較重視。喜喝啤酒、牛奶、紅茶等
飯後喝咖啡和吃水果、雪糕。口味愛好:口味喜肥濃、鮮嫩。愛吃豬肉、牛肉、羊肉、雞、魚、蝦、雞蛋、各種燒鹵腸子等。各種蔬菜都愛吃。愛飲清湯,愛吃水果(特別愛吃菠蘿)和棧點心。

法國菜在西方食壇中享有盛譽,法國人也以自己的烹飪技術而自豪,這首先得益於其優越的地理條件,法國的農牧業都很發達,糧食和肉類除了自給外,還有部分出口。此外,法國的香檳酒、葡萄酒、白蘭地酒及奶酪也都著稱於世。
法國是公元476年西羅馬帝國滅亡後在其廢墟上建

世界三大美食之中,法國美食即佔有一席之地。法國美食的特色在於使用新鮮的季節性材料,加上廚師個人的獨特的調理,完成獨一無二的藝術佳餚極品,無論視覺上、嗅覺上、味覺上、觸感、交感神經上,都是無與倫比的境界,而在食物的品質服務水準用餐氣氛上,更要求精緻化的整

材料:茄子2個,番茄汁50克,蔥頭25克,芹菜末25克,檸檬片25克,大蔥25克,花生油50克。蜂蜜、白醋、胡椒粉、鹽各適量。
做法:
1.將茄子洗淨,去蒂,切成小方丁。
2.炒勺上火,加花生油燒至五成熱,放入茄丁炸熟成黃色,撈出,控油。
3.再把芹菜末、蔥

法餐菜式十分豐富,也有地方性,像是中國菜有川菜、粵菜等等。各地的菜式多以地方的出產為特色。
許多中國人不慣於吃西餐,大概覺得正統西餐有較多的禮節,其實不少禮儀著實是為了使人們吃得更舒服愉快。如吃清淡的海鮮或雞肉時,配味色清淡的白葡萄酒,味道濃厚的牛

鄂倫春族定居前的食物以肉類為主,麵粉與野菜次之。他們經常吃的獸肉有:狍子肉、鹿肉、犴肉、野豬肉,其中狍子肉最多。吃法有煮肉(烏羅仁),帶骨煮至八成熟即吃;燒肉(達拉嘎蘭),出獵時沒帶吊鍋或沒有時間,將肉放在火上燒八成熟吃;烤肉(席布蘭),也是出獵時的簡

俄羅斯族人的飲食,在許多方面保留著早期在俄國生活的傳統習俗,同時又深受漢族和其他民族的影響。主食是自己烤制的麵包,副食多為俄式煎菜。新疆俄羅斯族人的一日三餐是:早上喝牛奶,吃抹上黃油的麵包;午飯是麵包、菜;晚餐較豐盛,多是米飯、炒菜,或是抓飯、麵條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