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龍鳳餅的歷史可追溯到600年前。本品形制特大,花紋圖案有龍有鳳,配以花草蟲魚,豐富多姿。
原料配方:
皮料:特製粉12.5千克白砂糖粉6.5千克熟豬油1.5千克鮮蛋2.5千克碳酸氫鈉75克檸檬酸50克刷面蛋250克
餡料:白砂糖11千克瓜糖4千克桔餅1千克芝麻1.5千克蜜

原料配方:糯米500克芝麻10克洗沙200克蜜桂花2.5克熟黃豆面50克白糖150克食用桃紅少許
製作方法:
1.芝麻淘洗乾淨,炒熟碾細,同白糖、蜜桂花和食用桃紅拌勻待用。
2.糯米淘洗乾淨,溫水泡約3小時,發脹後撈起滴乾水分,上籠蒸耙(蒸的過程中,可灑開水2~3次)

製作方法:
1、把糯米淘洗乾淨,用溫水泡二三個小時,控干水後裝入飯甑內,用旺火蒸熟,然後,將熟米飯放入石礁窩內。舂茸成糍粑,用熱的帕子搭蓋。
2、把芝麻粉、蜜桂花、白糖、食用桃紅色素拌勻,製成芝麻糖。再把黃豆炒熟,磨成粉待用。
3、糍粑放在案板上

原料準備:
麵粉500克、豬脂(微凍)150克、蓮茸餡150克、白糖粉50克、清水100克、精煉油1000克(耗50克)、胭脂紅食色素適量、水果罐頭適量。
製作過程:
1.餡心成形:蓮茸餡搓成均勻的丸子,糖粉加食紅製成胭脂糖。
2.麵團調製:150克麵粉加豬脂,於案板上

原料配方:鮮梨子150千克,川白糖85千克,石灰11.25千克
製作方法:
1.選梨:選擇大小均勻,無蟲無疤,完整成熟的糖型細砂梨作坯料。
2.制坯:用刨刀將梨表皮創淨,逢中切成兩瓣,取籽挖心。注意保持形態完整。
3.灰漂:100千克果坯用石灰7.5千克。果坯浸

原料配方:鮮梨50公斤,白糖30公斤,石灰2.5公斤
製作方法:
1.選坯:選成熟、青皮、心小的細沙梨。
2.制坯:先用刨刀將果皮刨淨,剖成兩半,用纏針刺眼後,挖心去籽。
3.灰漂:將果坯立即放入水灰比為100:5的灰水中,浸泡4小時後,將果坯放入清水裡,浸

香油米花糖是四川省樂山地區蘇稽鎮名特產品,清末已暢銷省內各地。本品選用樂山地區上等糯米為原料,產品光潤飽滿,口感酥脆香甜。
原料配方:糯米12.5千克,白砂糖20千克,花生仁6.25千克,飴糖7.5千克,白芝麻3.75千克,熟豬油7.5千克
工藝流程:選米→泡米→蒸

醪糟麻花為重慶南岸食品廠特產,形制美觀,香脆松酥,突出的特色是食後有醪糟的甜香,回味沁人,在小食品中獨具一格。
原料配方:川白糖9公斤特粉27.5公斤鮮雞蛋6.5公斤花生油12公斤化豬油6公斤醪糟2公斤臭粉300克。
製作方法:
1.拌料:將川白糖按5%的比例加

四川醪糟是家家喜愛的小吃。甚至經常作為高級宴會的一道甜食。
原料配方:上等江米5000克酒麴50克
製作方法:
1.把江米5000克用清水淘洗乾淨,泡1小時後,倒入筲箕(南方淘米洗菜用的竹器形似北方的簸箕)內瀝干。
2.在蒸籠內鋪好紗布,把瀝干的江米倒在上

賴湯圓迄今已有百年歷史。老闆賴源鑫從1894年起就在成都沿街煮賣湯圓,他製作的湯圓煮時不爛皮、不露餡、不渾湯,吃時不粘筷、不粘牙、不膩口,滋潤香甜,爽滑軟糯,成為成都最負盛名的小吃。現在的賴湯圓,保持了老字號名優小吃的質量,其色滑潔白,皮粑綿糯,甜香油重,

開水米花糖是傳統方便食品。重慶南岸食品廠的製品,選料精,工藝細,質量高,口味好。突出的特色是滋糯精香。60年代以來,暢銷省內外。
原料配方:炒米29.65公斤,化油1.75公斤,川白糖14.75公斤,飴糖9公斤
製作方法:
1.制陰米:糯米精選後浸泡24小時,淘淨

菊花酥為川式糕點中的油炸品種,工藝水平較高,形制美觀,如盛開的菊花;復瓣舒展,黃紅相間,色澤雅致悅目。可上筵席,可作茶點。
原料配方:
水皮:特粉15公斤化豬油3.75公斤
油酥:特粉10.5公斤化豬油5.25公斤色素按國家標準
餡料:豆沙(或松酥面)12.5

蜂糕歷來以四川瀘州蜂糕最著名。1984年重慶始產蜂糕,成為當地有特色的點心品種之一。本品形制大,口味松泡而香甜,兼之配料獨特,物美價廉,很受消費者歡迎。現為重慶蘭香園廠著名產品。
原料配方:特粉28公斤川白糖8.4公斤桔餅1.4公斤化豬油1.4公斤純鹼0.115公斤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