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品:
老童家臘羊肉
工藝:
鹵
口味:
色澤油潤,紅白分明,氣味香荃,無羊膻氣,肉質酥松。
類別:
陝西菜 補陽調理 壯腰健腎調理
主料:
羊肉(肥瘦) 750克
輔料:
調料:
小蔥20克 姜20克 八角5克 桂圓1克 料酒0克 花椒2克 草果1克 各適量
製作工藝
1. 將帶骨羊肉洗淨改刀,放入容器內碼好,加水浸過羊肉,再加鹽醃製;2. 數天後,肉色發紅,鹽水起涎絲,表明肉已醃成;3. 先用清水一鍋(浸過肉即可),放入拆下的羊骨,加鹽、料酒、蔥、姜、香料(大茴香、花椒、桂圓、草果用布包好)、芒硝1克,熬成鹵(約24小時);4. 羊肉下入熬好的滷汁中,小火燜煮3 小時左右即可熟透;5. 先撇去浮油,將火壓滅,燜約半小時,方可撈肉;6. 將制好的肉切成片,裝盤即可。
工藝提示
1. 在醃肉的過程中,容器要放在適當地方,冬季要在溫暖處,夏季放在陰涼處,醃製時間冬季約6~7 天,夏季約1~2 天;
2. 待羊肉熟透後,須在湯內燜約半小時,目的是使其入味;
3. 在撈肉時,要用原湯沖洗肉面,目的是為了去其雜物,使其色澤油潤;
4. 此鹵湯,經過加熱,撇去浮油,晾涼還可再用;
5. 如果不用清水用老湯,須在老湯內加上述香料的一半。
2. 待羊肉熟透後,須在湯內燜約半小時,目的是使其入味;
3. 在撈肉時,要用原湯沖洗肉面,目的是為了去其雜物,使其色澤油潤;
4. 此鹵湯,經過加熱,撇去浮油,晾涼還可再用;
5. 如果不用清水用老湯,須在老湯內加上述香料的一半。
歷史文化
老童家臘羊肉,是西安著名風味產品,已有二百多年歷史。相傳清慈禧逃西安時曾品嚐,並由書法家邢庭維手書「輦止坡」金字牌匾一塊。該菜選料考究(一般選用整羊),加工精細。
食用方法
中餐|晚餐
食譜相剋
羊肉(肥瘦):羊肉不宜與南瓜、西瓜、魚同食,食則容易使人氣滯壅滿而發病;忌與梅乾菜同食;吃羊肉不可加醋,否則內熱火攻心;不宜與蕎麥、豆瓣醬同食。
本品反半夏、菖蒲。忌銅器;吃完羊肉後不宜馬上喝茶,也不宜邊吃羊肉邊喝茶。
歷史文化 老童家臘羊肉,是西安著名風味產品,已有二百多年歷史。相傳清慈禧逃西安時曾品嚐,並由書法家邢庭維手書「輦止坡」金字牌匾一塊。該菜選料考究(一般選用整羊),加工精細。
本品反半夏、菖蒲。忌銅器;吃完羊肉後不宜馬上喝茶,也不宜邊吃羊肉邊喝茶。
歷史文化 老童家臘羊肉,是西安著名風味產品,已有二百多年歷史。相傳清慈禧逃西安時曾品嚐,並由書法家邢庭維手書「輦止坡」金字牌匾一塊。該菜選料考究(一般選用整羊),加工精細。
食譜營養
羊肉(肥瘦):羊肉肉質細嫩,容易消化,高蛋白、低脂肪、含磷脂多,較豬肉和牛肉的脂肪含量都要少,膽固醇含量少,是冬季防寒溫補的美味之一;羊肉性溫味甘,既可食補,又可食療,為優良的強壯祛疾食品,有益氣補虛,溫中暖下,補腎壯陽,生肌健力,抵禦風寒之功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