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將鴨除毛樁和絨毛,斬去頭腳,挖空去內臟,割淨鴨膻,洗淨,斬成3厘米見方的塊,放在沸水鍋中煮透,除腥污,撈出洗淨,瀝干水分;2. 燒熱鍋,放少量油,燒熱,下蔥結、姜塊煸至牙黃色,噴香,烹黃酒,下鮮湯、鴨塊,浸沒,加細鹽、白糖,用大火燒沸後,轉用小火燜燒2小時左右,然後撈除蔥姜,加蘑菇,再用大火收濃滷汁;3. 將鍋燒熱,用冷油滑鍋後倒出,留少量油,放麵粉,用小火翻炒至呈淡黃色,出香味,再將芝麻醬放入炒出香味,加味精、胡椒粉鴨塊、蘑菇,拌勻,使芝麻醬沾的鴨塊上面,淋上麻油,裝盆即成。
菜品:
麻醬鴨塊
工藝:
炒
口味:
香味濃郁、滋瞇鮮美、鹹甜微辣、酥而不爛,富有海派川幫風味。
類別:
補虛養身調理 滋陰調理 清熱去火調理 春季養生調理
主料:
鴨 1500克
輔料:
蘑菇(鮮蘑) 100克 小麥麵粉 50克
調料:
黃酒15克 香油10克 芝麻醬150克 大蔥30克 姜20克 鹽5克 白砂糖10克 胡椒粉3克 豬油(煉製)100克 各適量
製作工藝
工藝提示
1.用高溫油破壞腥臊成份,並使之產生肉香;
2.備豬油200克,實耗約100克;
3.蘑菇最好使用罐裝的;
4.炒麵粉及芝麻醬要防止炒焦,如果太干,可略加水,但必須炒出應有濃厚香味。
2.備豬油200克,實耗約100克;
3.蘑菇最好使用罐裝的;
4.炒麵粉及芝麻醬要防止炒焦,如果太干,可略加水,但必須炒出應有濃厚香味。
菜品口感
香味濃郁、滋瞇鮮美、鹹甜微辣、酥而不爛,富有海派川幫風味。
食用方法
中餐|晚餐
食譜相剋
鴨:鴨肉忌與兔肉、楊梅、核桃、鱉、木耳、胡桃、大蒜、蕎麥同食。
食譜營養
鴨:鴨肉中的脂肪酸熔點低,易於消化。所含b族維生素和維生素e較其他肉類多,能有效抵抗腳氣病,神經炎和多種炎症,還能抗衰老。鴨肉中含有較為豐富的煙酸,它是構成人體內兩種重要輔酶的成分之一,對心肌梗死等心臟疾病患者有保護作用。鴨肉性寒涼,性寒,味甘,鹹,主大補虛勞。滋五臟之陰,清虛勞之熱,補血行水,養胃生津,止咳自驚,消螺螄積。一般人都適合食用,尤其體熱、上火、虛弱、食少、便秘、水腫、心臟病、癌症患者和放療、化療後的病人宜食。
蘑菇(鮮蘑):蘑菇的有效成分可增強t淋巴細胞功能,從而提高機體抵禦各種疾病的免疫力;巴西某研究從蘑菇中提取到一種物質具有鎮痛、鎮靜的功效,據說其鎮痛效果可代替嗎啡;蘑菇提取液用動物實驗,發現其有明顯的鎮咳、稀化痰液的作用;蘑菇中含有人體難以消化的粗纖維、半粗纖維和木質素,可保持腸內水分平衡,還可吸收餘下的膽固醇、糖分,將其排出體外,對預防便秘、腸癌、動脈硬化、糖尿病等都十分有利;蘑菇含有酪氨酸酶,對降低血壓有明顯效果。
小麥麵粉:麵粉富含蛋白質、碳水化合物、維生素和鈣、鐵、磷、鉀、鎂等礦物質,有養心益腎、健睥厚腸、除熱止渴的功效,主治髒躁、煩熱、消渴、洩痢、癰腫、外傷出血及燙傷等。
蘑菇(鮮蘑):蘑菇的有效成分可增強t淋巴細胞功能,從而提高機體抵禦各種疾病的免疫力;巴西某研究從蘑菇中提取到一種物質具有鎮痛、鎮靜的功效,據說其鎮痛效果可代替嗎啡;蘑菇提取液用動物實驗,發現其有明顯的鎮咳、稀化痰液的作用;蘑菇中含有人體難以消化的粗纖維、半粗纖維和木質素,可保持腸內水分平衡,還可吸收餘下的膽固醇、糖分,將其排出體外,對預防便秘、腸癌、動脈硬化、糖尿病等都十分有利;蘑菇含有酪氨酸酶,對降低血壓有明顯效果。
小麥麵粉:麵粉富含蛋白質、碳水化合物、維生素和鈣、鐵、磷、鉀、鎂等礦物質,有養心益腎、健睥厚腸、除熱止渴的功效,主治髒躁、煩熱、消渴、洩痢、癰腫、外傷出血及燙傷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