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品:
        
        
          生熏仔雞 
        
        
          工藝:
        
        
          熏 
        
        
          口味:
        
        
          成品金黃油亮,香氣濃郁,肉質鮮嫩,熏香中帶有茶葉清香,風味獨特。 
        
        
          類別:
        
        
          青少年食譜  補虛養身調理  健脾開胃調理 
        
        
          主料:
        
        
          母雞 1500克   
        
        
          輔料:
        
        
          米飯(蒸) 150克   
        
        
          調料:
        
        
          姜10克  小蔥25克  花椒5克  茶葉25克  鹽10克  黃酒10克  麥芽糖5克  白砂糖20克  辣醬油50克  香油30克 各適量  
        
        
        製作工藝
      
      
      1. 雞宰殺治淨,再將鹽、薑片、蔥10 克、花椒10 粒撒入淨雞腹內揉擦醃漬15 分鐘左右;2. 醃漬過的雞用開水燙一下,使雞皮收縮,擦乾水分,抹上一層稀麥芽糖,再抹上一層香油,放在風口處吹乾表面;3. 用鐵鍋1 只,鍋內先撒勻米飯,再撒上花椒10 粒、浸濕的茶葉和白糖,放上鐵絲箅,箅上鋪一層蔥,將雞脯朝上放在蔥上,蓋嚴鍋蓋,先用大火燒;4. 燒至鍋中冒黃煙時,在周圍淋清水約200毫升,以產生蒸氣,然後壓火燜約30分鐘取出;5. 雞取出後,表面塗一層香油,斬成條塊,放在盤內碼成雞形,配上辣醬油佐食。
    
    
            工藝提示
            1. 將雞洗淨從翅下開一小口,掏盡內臟和雞嗉,清水沖洗,再用潔布拭乾腹內血水;
2. 熏時一定要將蓋蓋嚴,保證雞的成熟及原質原味。
    
    2. 熏時一定要將蓋蓋嚴,保證雞的成熟及原質原味。
        歷史文化
            煙熏是安徽沿江一帶擅長的烹飪技法,有生熏、熟熏之分。生熏技術要求較高,能更好地保持原質原味。「生熏仔雞」採取整只煙熏。其烹製特點為熏時淋水,熏中有蒸,使整雞內部熟透。    
    
    
        食用方法
      
      
      中餐|晚餐
    
    
            食譜相剋
            母雞:雞肉忌與野雞、甲魚、鯉魚、鯽魚、兔肉、蝦子以及蔥蒜等一同食用;
與芝麻、菊花同食易中毒;
不宜與李子、兔肉同食,會導致腹瀉;
與芥末同食會上火。
米飯(蒸):大米不宜與馬肉、蜂蜜、蒼耳同食。
歷史文化 煙熏是安徽沿江一帶擅長的烹飪技法,有生熏、熟熏之分。生熏技術要求較高,能更好地保持原質原味。「生熏仔雞」採取整只煙熏。其烹製特點為熏時淋水,熏中有蒸,使整雞內部熟透。
    
   
    與芝麻、菊花同食易中毒;
不宜與李子、兔肉同食,會導致腹瀉;
與芥末同食會上火。
米飯(蒸):大米不宜與馬肉、蜂蜜、蒼耳同食。
歷史文化 煙熏是安徽沿江一帶擅長的烹飪技法,有生熏、熟熏之分。生熏技術要求較高,能更好地保持原質原味。「生熏仔雞」採取整只煙熏。其烹製特點為熏時淋水,熏中有蒸,使整雞內部熟透。
        食譜營養
            母雞:母雞肉蛋白質的含量比例較高,種類多,而且消化率高,很容易被人體吸收利用,有增強體力、強身壯體的作用。母雞肉含有對人體生長發育有重要作用的磷脂類,是國人膳食結構中脂肪和磷脂的重要來源之一。母雞肉對營養不良、畏寒怕冷、乏力疲勞、月經不調、貧血、虛弱等有很好的食療作用。
米飯(蒸):米飯的主要成分是碳水化合物,米飯中的蛋白質主要是米精蛋白,氨基酸的組成比較完全,人體容易消化吸收;大米可提供豐富b族維生素;大米具有有補中益氣、健脾養胃、益精強志、和五臟、通血脈、聰耳明目、止煩、止渴、止瀉的功效。
    
    
    
    
    
    
    米飯(蒸):米飯的主要成分是碳水化合物,米飯中的蛋白質主要是米精蛋白,氨基酸的組成比較完全,人體容易消化吸收;大米可提供豐富b族維生素;大米具有有補中益氣、健脾養胃、益精強志、和五臟、通血脈、聰耳明目、止煩、止渴、止瀉的功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