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品:
楚鄉雞
工藝:
鹵
口味:
雞塊紅亮,香酥透味,醇厚可口,回味悠長。
類別:
湖北菜 青少年食譜 補虛養身調理 健脾開胃調理
主料:
母雞 1500克
輔料:
調料:
料酒10克 小蔥60克 鹽3克 姜60克 胡椒粉2克 花生油80克 味精2克 香油20克 各適量
製作工藝
1. 將母雞宰殺治淨,從背破開洗淨,瀝干;2. 蔥洗淨,50克挽成結,10克切成蔥絲;3. 姜洗淨,去皮,切成塊;4. 雞肉瀝干後,用精鹽、料酒、蔥結、姜塊拍松,醃漬兩三個小時入味;5. 老鹵湯350毫升下入旺火熱鍋中,把醃漬好的雞連同蔥姜一起下鍋,燒至湯沸移小火上烤鹵入味;6. 待雞熟透起鍋,瀝干滷汁;7. 炒鍋置旺火上,倒入花生油,燒至六成熱,放入鹵雞,離火汆炸10分鐘撈起;8. 趁熱復放入老鹵中浸泡10 分鐘;9. 將老鹵50毫升、香油、胡椒粉、白糖入碗中調成味汁;10. 將老鹵中的雞撈出,瀝干汁水;11. 瀝干汁水的雞改刀剁塊,按整雞形碼在長腰盤中,淋上味汁,蔥絲碼在雞上面;12. 炒鍋置旺火上,下入花生油,燒至八成熱,澆淋在蔥絲上即成。
工藝提示
1. 選用孝感黃母雞,肉質細嫩,味道鮮美,乃湖北雞種名品,方是正宗風味;
2. 整雞改刀,裝盤復形,注意造型生動,用刻花點綴,可上高檔宴席;
3. 因有過油汆炸過程,需準備花生油500克。
2. 整雞改刀,裝盤復形,注意造型生動,用刻花點綴,可上高檔宴席;
3. 因有過油汆炸過程,需準備花生油500克。
歷史文化
自古以來,楚鄉便有宰雞待客的民俗。唐?孟浩然《過故人莊》詩中寫道:「故人具雞黍,邀我至田家。綠樹村邊合,青山廓外斜。開軒面場圃,把酒話桑麻。待到重陽日,還來就菊花。」這是楚鄉鄉情的真實寫照。「楚鄉雞」選用黃雞。孝感一帶培育的孝黃母雞作主料,經醃製、鹵煮、油炸、湯浸、改刀裝盤復雞原形、淋汁等多道工序方能製成。
食用方法
中餐|晚餐
食譜相剋
母雞:雞肉忌與野雞、甲魚、鯉魚、鯽魚、兔肉、蝦子以及蔥蒜等一同食用;
與芝麻、菊花同食易中毒;
不宜與李子、兔肉同食,會導致腹瀉;
與芥末同食會上火。
歷史文化 自古以來,楚鄉便有宰雞待客的民俗。唐?孟浩然《過故人莊》詩中寫道:「故人具雞黍,邀我至田家。綠樹村邊合,青山廓外斜。開軒面場圃,把酒話桑麻。待到重陽日,還來就菊花。」這是楚鄉鄉情的真實寫照。「楚鄉雞」選用黃雞。孝感一帶培育的孝黃母雞作主料,經醃製、鹵煮、油炸、湯浸、改刀裝盤復雞原形、淋汁等多道工序方能製成。
與芝麻、菊花同食易中毒;
不宜與李子、兔肉同食,會導致腹瀉;
與芥末同食會上火。
歷史文化 自古以來,楚鄉便有宰雞待客的民俗。唐?孟浩然《過故人莊》詩中寫道:「故人具雞黍,邀我至田家。綠樹村邊合,青山廓外斜。開軒面場圃,把酒話桑麻。待到重陽日,還來就菊花。」這是楚鄉鄉情的真實寫照。「楚鄉雞」選用黃雞。孝感一帶培育的孝黃母雞作主料,經醃製、鹵煮、油炸、湯浸、改刀裝盤復雞原形、淋汁等多道工序方能製成。
食譜營養
母雞:母雞肉蛋白質的含量比例較高,種類多,而且消化率高,很容易被人體吸收利用,有增強體力、強身壯體的作用。母雞肉含有對人體生長發育有重要作用的磷脂類,是國人膳食結構中脂肪和磷脂的重要來源之一。母雞肉對營養不良、畏寒怕冷、乏力疲勞、月經不調、貧血、虛弱等有很好的食療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