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將母雞宰殺處理,洗淨,斬去頭、腳、尾尖,剔去骨,將雞肉、頸拍松切塊盛缽;2. 盛雞的缽內磕入雞蛋,加入五香粉、精鹽、麵粉、澱粉拌勻醃漬2 分鐘;3. 冬筍去殼、老根,切成薄片;4. 木耳去蒂洗淨;5. 炒鍋置旺火上,倒入植物油燒至七成熱,將醃好的雞塊放入鍋內炸,成金黃色撈出;6. 將炸好的雞塊入碗內,加雞湯l00毫升,放上蔥結、薑片,上籠蒸1 小時,再用中火蒸至雞塊酥爛時取出,翻扣入盤;7. 鍋置旺火上,下豬油,將蒸雞原汁潷入鍋內,放入冬筍、黑木耳、醬油、精鹽少許、白糖,烹煮片刻;8. 再加味精少許,用澱粉調稀勾芡,淋入豬油25 克,起鍋澆在盤內雞塊上面,撒上胡椒粉即成。
菜品:
支骨雞酥
工藝:
蒸
口味:
類別:
湖北菜 氣血雙補調理 補虛養身調理 產後恢復調理 營養不良調理
主料:
母雞 1500克
輔料:
雞蛋 120克 木耳(水發)25克 冬筍 80克 小麥麵粉 30克
調料:
澱粉(蠶豆)20克 白砂糖10克 豬油(煉製)30克 小蔥15克 鹽1克 植物油50克 姜15克 五香粉5克 胡椒粉1克 味精1克 醬油20克 各適量
製作工藝
工藝提示
1. 雞宰殺去毛剖腹去內臟,切1.6 厘米見方,醃漬時需要加鹽0.5 克、澱粉15 克;
2. 旺火沸水蒸約1.5 小時;
3. 蒸雞原湯用於掛鹵的澆汁內,既增鮮又能保持原汁原味;
4. 因有過油炸制過程,需準備植物油1000克。
2. 旺火沸水蒸約1.5 小時;
3. 蒸雞原湯用於掛鹵的澆汁內,既增鮮又能保持原汁原味;
4. 因有過油炸制過程,需準備植物油1000克。
歷史文化
唐朝襄陽詩人孟浩然,隱居襄陽鹿門時,應邀出訪故人至田園處,見到密樹綠林環繞村舍,隱隱青山斜立郭外,為田園風光所感染,在思想感情上增加了樂趣,為之解脫了隱居中的矛盾。當故人殺雞炊茶,誠摯而熱情地款待他時,詩人一面稱許這一古樸的農家風味,一面對故人的相知相愛更加留戀,因之寫下了「故人具雞黍,邀我至田家。綠樹村邊合,青山郭外斜。開軒面場圃,把酒話桑麻。待到重陽時,還來就菊花。」這首唐詩。為此鄉人紛紛殺雞去骨,製作各種雞肉菜餚,並依黍酥諧意,取名「去骨雞酥」,意為餞行奉獻。後來此菜成為當地接待、送行的桌上佳餚。
食用方法
中餐|晚餐
食譜相剋
母雞:雞肉忌與野雞、甲魚、鯉魚、鯽魚、兔肉、蝦子以及蔥蒜等一同食用;
與芝麻、菊花同食易中毒;
不宜與李子、兔肉同食,會導致腹瀉;
與芥末同食會上火。
雞蛋:雞蛋不宜與糖同煮;與糖精、紅糖同食會中毒;與鵝肉同食損傷脾胃;與兔肉、柿子同食導致腹瀉;同時不宜與甲魚、鯉魚、豆漿、茶同食。
木耳(水發) :木耳忌與田螺、野雞、野鴨同食。
冬筍:冬筍忌與羊肝同食。
歷史文化 唐朝襄陽詩人孟浩然,隱居襄陽鹿門時,應邀出訪故人至田園處,見到密樹綠林環繞村舍,隱隱青山斜立郭外,為田園風光所感染,在思想感情上增加了樂趣,為之解脫了隱居中的矛盾。當故人殺雞炊茶,誠摯而熱情地款待他時,詩人一面稱許這一古樸的農家風味,一面對故人的相知相愛更加留戀,因之寫下了「故人具雞黍,邀我至田家。綠樹村邊合,青山郭外斜。開軒面場圃,把酒話桑麻。待到重陽時,還來就菊花。」這首唐詩。為此鄉人紛紛殺雞去骨,製作各種雞肉菜餚,並依黍酥諧意,取名「去骨雞酥」,意為餞行奉獻。後來此菜成為當地接待、送行的桌上佳餚。
與芝麻、菊花同食易中毒;
不宜與李子、兔肉同食,會導致腹瀉;
與芥末同食會上火。
雞蛋:雞蛋不宜與糖同煮;與糖精、紅糖同食會中毒;與鵝肉同食損傷脾胃;與兔肉、柿子同食導致腹瀉;同時不宜與甲魚、鯉魚、豆漿、茶同食。
木耳(水發) :木耳忌與田螺、野雞、野鴨同食。
冬筍:冬筍忌與羊肝同食。
歷史文化 唐朝襄陽詩人孟浩然,隱居襄陽鹿門時,應邀出訪故人至田園處,見到密樹綠林環繞村舍,隱隱青山斜立郭外,為田園風光所感染,在思想感情上增加了樂趣,為之解脫了隱居中的矛盾。當故人殺雞炊茶,誠摯而熱情地款待他時,詩人一面稱許這一古樸的農家風味,一面對故人的相知相愛更加留戀,因之寫下了「故人具雞黍,邀我至田家。綠樹村邊合,青山郭外斜。開軒面場圃,把酒話桑麻。待到重陽時,還來就菊花。」這首唐詩。為此鄉人紛紛殺雞去骨,製作各種雞肉菜餚,並依黍酥諧意,取名「去骨雞酥」,意為餞行奉獻。後來此菜成為當地接待、送行的桌上佳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