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菜品:
魔芋野鴨
工藝:
燒
口味:
鴨香嫩,魔芋滑糯,既有彈性,更兼柔潤,鹹中帶鮮,勝似海參。
類別:
滇黔菜 便秘調理 青少年食譜 補虛養身調理 腳氣調理
主料:
野鴨 800克 魔芋 400克
輔料:
豌豆尖 100克 澱粉(蠶豆) 13克
調料:
胡椒粉5克 小蔥20克 姜20克 豬油(煉製)50克 鹽10克 味精3克 各適量
製作工藝
1. 將野鴨宰殺放血,煺毛,除去內臟,洗淨,剁去足爪,拍松;2. 用鹽在鴨內外搓揉均勻,入盆,加上蔥、姜(拍松),上籠用旺火蒸至爛;3. 魔芋取其球莖,經刮洗後,切片煮爛,溶化到濃稠時,用石灰水點制而成魔芋豆腐;4. 魔芋豆腐切成1 厘米寬、5 厘米長的一字條;5. 炒鍋置旺火,注入沸水,下魔芋豆腐汆過,取出入碗,用清湯300毫升浸泡;6. 把蒸好的野鴨裝入盤內;7. 鴨肉湯潷入鍋中,加雞清湯700毫升、鹽、胡椒粉、味精,下魔芋豆腐、豌豆尖,用濕澱粉勾芡,淋上明油,澆在野鴨上即成。
工藝提示
用濕澱粉勾玻璃芡,淋明油推勻,澆在野鴨上,提鮮增味。
歷史文化
1. 魔芋,多年生草本,以地下球莖供食用。相傳起源於印度,雲南所產能食用的有東川魔芋、疣柄魔芋。取其球莖,經刮洗後,切片煮爛,溶化到濃稠時,用石灰水點制而成魔芋豆腐;
2. 魔芋入饌,大約是在明代以後。宋代《開寶本草》,警告百姓「毒猛不堪食」。到了明代李時珍《本草綱目》已記載民間製作魔芋豆腐而食。滇黔地區用魔芋豆腐填入野鴨,鴨香嫩,魔芋滑糯,既有彈性,更兼柔潤,鹹中帶鮮,勝似海參。
2. 魔芋入饌,大約是在明代以後。宋代《開寶本草》,警告百姓「毒猛不堪食」。到了明代李時珍《本草綱目》已記載民間製作魔芋豆腐而食。滇黔地區用魔芋豆腐填入野鴨,鴨香嫩,魔芋滑糯,既有彈性,更兼柔潤,鹹中帶鮮,勝似海參。
食用方法
中餐|晚餐
食譜相剋
野鴨:野鴨不宜與木耳同食。
澱粉(蠶豆):蠶豆不宜與田螺同食。
歷史文化 1. 魔芋,多年生草本,以地下球莖供食用。相傳起源於印度,雲南所產能食用的有東川魔芋、疣柄魔芋。取其球莖,經刮洗後,切片煮爛,溶化到濃稠時,用石灰水點制而成魔芋豆腐;
2. 魔芋入饌,大約是在明代以後。宋代《開寶本草》,警告百姓「毒猛不堪食」。到了明代李時珍《本草綱目》已記載民間製作魔芋豆腐而食。滇黔地區用魔芋豆腐填入野鴨,鴨香嫩,魔芋滑糯,既有彈性,更兼柔潤,鹹中帶鮮,勝似海參。
澱粉(蠶豆):蠶豆不宜與田螺同食。
歷史文化 1. 魔芋,多年生草本,以地下球莖供食用。相傳起源於印度,雲南所產能食用的有東川魔芋、疣柄魔芋。取其球莖,經刮洗後,切片煮爛,溶化到濃稠時,用石灰水點制而成魔芋豆腐;
2. 魔芋入饌,大約是在明代以後。宋代《開寶本草》,警告百姓「毒猛不堪食」。到了明代李時珍《本草綱目》已記載民間製作魔芋豆腐而食。滇黔地區用魔芋豆腐填入野鴨,鴨香嫩,魔芋滑糯,既有彈性,更兼柔潤,鹹中帶鮮,勝似海參。
食譜營養
魔芋:魔芋能增加腸胃蠕動,其葡萄甘露聚糖吸水膨脹,體積可增大到原體積的30~100倍,因而不用多吃就給人以飽腹的感覺,所以它是理想的減肥食品。纖維素促進胃腸蠕動,潤腸通便,防止便秘和減少腸對脂肪的吸收,有利於腸道病的治療,減少體內膽固醇的積累,對防治高血壓、冠狀動脈硬化有重要意義。還可活血化瘀,解毒消腫,寬腸通便,化痰軟堅。主治瘰疬痰核、損傷瘀腫、便秘腹痛、咽喉腫痛、牙齦腫痛等症。另外,魔芋還具有補鈣、平衡鹽分、潔胃、整腸、排毒等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