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將雞劈兩半,剔去頭、爪、架骨、腿骨不要,切成4厘米見方的塊,放入盒內,加醬油、澱粉的調拌醃漬入味;2. 將猴頭擠淨水分,切成0.3厘米厚的大片;3. 姜切片,蔥切成馬蹄片;4. 菠菜心切成四瓣;5. 花椒放入熟油內炸出花椒油備用;6. 玉蘭片切成象眼片;7. 炒鍋放火上,加入花生油,中火燒至六成熱時,將雞塊分兩次下鍋,待炸呈杏黃色撈出控油;8. 將炒鍋內剩油倒出,加入熟豬油,中火燒至六成熱時下入蔥、姜呈黃色,加入八角、醬油、黃酒、清湯1000毫升;9. 鍋開後撈出姜、蔥、八角不要,再下入炸好的雞塊和猴頭片、玉蘭片,見開倒入砂鍋內,置於小火煨燉1小時;10. 雞肉熟爛時,下菠菜心,淋入花椒油,連沙鍋一起上桌即成。
菜品:
猴頭蘑煨雞
工藝:
煨
口味:
類別:
山東菜 氣血雙補調理 消化不良 補虛養身調理 營養不良調理
主料:
猴頭菇 250克 母雞 1000克
輔料:
菠菜 30克 玉蘭片 15克
調料:
醬油10克 黃酒15克 鹽6克 大蔥15克 姜10克 澱粉(玉米)10克 花椒3克 八角5克 豬油(煉製)40克 花生油75克 各適量
製作工藝
工藝提示
備花生油1000克,實耗約75克。
歷史文化
1. 「炸蠣黃」源於煙台芝罘島漁村,相傳明末即有所制。清朝年間,在煙台地區極為流行,多為宴席中大件菜後的第一菜餚,喜慶婚宴用之最多。山東沿海,喜慶婚宴,牡蠣菜餚必不可少,甚至把蠣子餚饌作為新人成婚後必食的第一種食物。因為「蠣子」諧音「利子」,用於婚宴之上,假有得子之意。相沿成習,流傳至今。
2. 「炸蠣黃」製作簡便,是煙台地區漁村中的家常名餚。
2. 「炸蠣黃」製作簡便,是煙台地區漁村中的家常名餚。
食用方法
中餐|晚餐
食譜相剋
母雞:雞肉忌與野雞、甲魚、鯉魚、鯽魚、兔肉、蝦子以及蔥蒜等一同食用;
與芝麻、菊花同食易中毒;
不宜與李子、兔肉同食,會導致腹瀉;
與芥末同食會上火。
菠菜:菠菜不宜與鱔魚、韭菜、黃瓜、瘦肉同食。
與芝麻、菊花同食易中毒;
不宜與李子、兔肉同食,會導致腹瀉;
與芥末同食會上火。
菠菜:菠菜不宜與鱔魚、韭菜、黃瓜、瘦肉同食。
食譜營養
猴頭菇:猴頭菇含不飽和脂肪酸,利於血液循環,能降低血膽固醇含量,具有提高肌體免疫力的功能,可延緩衰老,能抑制癌細胞中遺傳物質的合成,從而預防和治療消化道癌症和其他惡性腫瘤,對胃潰瘍、十二指腸潰瘍,胃炎等消化道疾病的療效令人矚目。中醫認為具有健胃,補虛,抗癌,益腎精之功效,主治食少便溏、胃及十二指腸潰瘍、神經衰弱、食道癌、胃癌、眩暈、陽痿等病症。
母雞:母雞肉蛋白質的含量比例較高,種類多,而且消化率高,很容易被人體吸收利用,有增強體力、強身壯體的作用。母雞肉含有對人體生長發育有重要作用的磷脂類,是國人膳食結構中脂肪和磷脂的重要來源之一。母雞肉對營養不良、畏寒怕冷、乏力疲勞、月經不調、貧血、虛弱等有很好的食療作用。
母雞:母雞肉蛋白質的含量比例較高,種類多,而且消化率高,很容易被人體吸收利用,有增強體力、強身壯體的作用。母雞肉含有對人體生長發育有重要作用的磷脂類,是國人膳食結構中脂肪和磷脂的重要來源之一。母雞肉對營養不良、畏寒怕冷、乏力疲勞、月經不調、貧血、虛弱等有很好的食療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