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野鴨宰殺,放血,煺毛,去內臟,取脯肉洗淨,切成適當大小的塊,入盆;2. 野鴨盆內加鹽、醬油、黃酒、五香粉、白糖、蔥姜(拍松)、花椒粒,醃漬入味;3. 醃漬入味的野鴨上籠蒸3 小時,至骨酥肉爛出籠,揀去蔥姜、花椒粒;4. 炒鍋置旺火,注入花生油,燒至七成熱,下鴨脯,炸呈棕紅色,取出瀝油;5. 瀝油後的鴨脯肉切成長5 厘米、寬1 厘米的一字條,碼在盤中;6. 將香菜入鍋炸為翠綠色撈出,鑲在鴨脯周圍;7. 蒸好的鴨肉隨帶甜面醬、蔥白段、椒鹽碟上桌。
菜品:
香酥野鴨脯
工藝:
清炸
口味:
此菜以蒸、炸成菜,酥香細嫩,滋味醇厚。
類別:
滇黔菜 氣血雙補調理 消化不良 補虛養身調理 腳氣調理
主料:
野鴨 1800克
輔料:
調料:
小蔥10克 香菜20克 姜5克 鹽10克 花椒3克 椒鹽15克 甜面醬50克 醬油15克 大蔥50克 黃酒15克 花生油100克 五香粉10克 白砂糖10克 各適量
製作工藝
工藝提示
1. 野鴨脯先用調料醃漬入味,約需3 小時左右;
2. 因有過油炸制過程,需準備花生油2000克。
2. 因有過油炸制過程,需準備花生油2000克。
歷史文化
野鴨,有赤頸鴨、綠頭鴨、麻鴨、黃鴨4 類。野鴨肉質堅實,味道鮮美。每年深秋由北方遷到南貴高原湖泊越冬,此時最為肥壯,群棲於水中,是難得的野味。
食用方法
中餐|晚餐
食譜相剋
野鴨:野鴨不宜與木耳同食。
歷史文化 野鴨,有赤頸鴨、綠頭鴨、麻鴨、黃鴨4 類。野鴨肉質堅實,味道鮮美。每年深秋由北方遷到南貴高原湖泊越冬,此時最為肥壯,群棲於水中,是難得的野味。
歷史文化 野鴨,有赤頸鴨、綠頭鴨、麻鴨、黃鴨4 類。野鴨肉質堅實,味道鮮美。每年深秋由北方遷到南貴高原湖泊越冬,此時最為肥壯,群棲於水中,是難得的野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