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將財魚宰殺治淨,連皮片取其肉,切成直徑5 厘米的圓柱狀12 段,表面剞成絲狀的十字花紋,盛缽中;2. 魚肉中加黃酒、精鹽、胡椒粉醃漬,然後用澱粉抖散;3. 花生油下鍋燒至六成熱,將上粉的財魚段置漏勺中,入油中炸至金黃色呈菊花形,瀝去油裝盤;4. 炒鍋留油置旺火上,下人蔥、姜、黃酒、排骨湯200毫升、鹽、糖、醋、番茄醬燒沸,用澱粉調稀勾芡,淋入熟豬油,澆在菊花魚上即成。

菜品:
菊花財魚
工藝:
炸烹
口味:
成菜色澤紅亮鮮艷,外酥內嫩,酸甜適口,味道鮮美。
類別:
湖北菜 氣血雙補調理 貧血調理 補虛養身調理 營養不良調理
主料:
黑魚 600克
輔料:
澱粉(蠶豆) 80克
調料:
鹽3克 番茄醬25克 醋5克 白砂糖10克 胡椒粉2克 花生油80克 黃酒7克 小蔥5克 豬油(煉製)40克 姜5克 各適量
製作工藝
工藝提示
1. 剞十字花紋用直刀切至魚肉4/5 深,再橫刀切4/5 深,成十字形,加熱後即顯出菊花形。在醃漬以後,用於澱粉拌抖時,刀要輕而穩,以免弄斷花紋;
2. 下鍋油炸時,應先將制好的菊花魚在勺內定形;
3. 因有過油炸制過程,需準備花生油1000克;
4. 因有魚肉用澱粉抖散過程,需準備澱粉500克。
2. 下鍋油炸時,應先將制好的菊花魚在勺內定形;
3. 因有過油炸制過程,需準備花生油1000克;
4. 因有魚肉用澱粉抖散過程,需準備澱粉500克。
歷史文化
1. 「菊花財魚」是湖北傳統名菜之一。此菜在荊楚地區做法很多,最先只是將魚烹製好後插上一朵菊花,也有改用菊花粉製作的,不論哪種做法,相傳都是為紀念我國最早的偉大愛國詩人屈原而研製成的一道美饌。其寓意是以財魚肉質白嫩和菊花的耐寒噴香之特點。比喻屈原在政治生涯中,雖然蒙受不白之冤,尚能修身潔好的品格;
2. 「菊花財魚」現在的廚師們將鮮財魚除去骨刺,切成魚片,並在魚片上用刀劃成菊花模樣。於是魚片丁入熱油鍋裡,慢慢收縮,形成朵朵盛開的菊花,令人賞心悅目。
2. 「菊花財魚」現在的廚師們將鮮財魚除去骨刺,切成魚片,並在魚片上用刀劃成菊花模樣。於是魚片丁入熱油鍋裡,慢慢收縮,形成朵朵盛開的菊花,令人賞心悅目。
食用方法
中餐|晚餐
食譜相剋
澱粉(蠶豆):蠶豆不宜與田螺同食。
歷史文化 1. 「菊花財魚」是湖北傳統名菜之一。此菜在荊楚地區做法很多,最先只是將魚烹製好後插上一朵菊花,也有改用菊花粉製作的,不論哪種做法,相傳都是為紀念我國最早的偉大愛國詩人屈原而研製成的一道美饌。其寓意是以財魚肉質白嫩和菊花的耐寒噴香之特點。比喻屈原在政治生涯中,雖然蒙受不白之冤,尚能修身潔好的品格;
2. 「菊花財魚」現在的廚師們將鮮財魚除去骨刺,切成魚片,並在魚片上用刀劃成菊花模樣。於是魚片丁入熱油鍋裡,慢慢收縮,形成朵朵盛開的菊花,令人賞心悅目。
歷史文化 1. 「菊花財魚」是湖北傳統名菜之一。此菜在荊楚地區做法很多,最先只是將魚烹製好後插上一朵菊花,也有改用菊花粉製作的,不論哪種做法,相傳都是為紀念我國最早的偉大愛國詩人屈原而研製成的一道美饌。其寓意是以財魚肉質白嫩和菊花的耐寒噴香之特點。比喻屈原在政治生涯中,雖然蒙受不白之冤,尚能修身潔好的品格;
2. 「菊花財魚」現在的廚師們將鮮財魚除去骨刺,切成魚片,並在魚片上用刀劃成菊花模樣。於是魚片丁入熱油鍋裡,慢慢收縮,形成朵朵盛開的菊花,令人賞心悅目。
食譜營養
黑魚:每loog黑魚肉中含蛋白質18.5g,脂肪1.2g,還含有18種氨基酸,如組氨酸,3-甲基組氨酸等,還含有人體必需的鈣、磷、鐵及多種維生素。適用於身體虛弱,低蛋白血症、脾胃氣虛、營養不良,貧血之人食用,西廣一帶民間常視黑魚為珍貴補品,用以催乳、補血。鱧魚有祛風治疳、補脾益氣、利水消腫之效,因此三北地區常有產婦、風濕病患者、小兒疳病者覓烏鱧魚食之,作為一種輔助食療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