粵菜鮮益母草滾瘦肉湯的做法(圖)
材料:鮮益母草(菜市場或超市有售)500克、豬瘦肉150克、生薑3片。
烹製:鮮益母草洗淨,可切段;豬瘦肉洗淨、剁為碎狀,用少許生粉、生抽、生油拌醃。於鑊中加入姜和清水1250毫升(約5碗量),武火滾沸後,下益母草,滾後下豬瘦肉,至熟調入適量食鹽和生油便可,此湯不宜滾沸時間過長,要保持新鮮嫩綠,此為3~4人量。
作為中藥的益母草是一味活血調經,行血散瘀的婦科用藥,但近年發現它有改善冠脈循環、抑制血小板聚集和降低血液黏度等作用。用其鮮品為蔬菜,有清甜爽口的特點,潮汕
菜館現常以它為菜式。以它滾豬瘦肉湯有清膩滯、降血脂、益心肺的作用。
菜譜營養
益母草
益母草為唇形科植物益母草LeonurusheterophyllusSweet. 的嫩莖葉。
益母草嫩莖葉含有蛋白質、碳水化合物等多種營養成分。性味辛苦涼,具有
活血、法瘀、調經、消水的功效。治月經不調、浮腫下水、尿血、瀉血、痢
疾、痔疾。
【英文名】 HERBA LEONURI
【別名】tui(《詩經》)、zhui(《爾雅》)、益母、充蔚、益明、大札(本經》、臭穢(《爾雅》劉歆注)、貞蔚(《別錄》)、苦低草(《千金方》)、郁臭草(《本草拾遺》)、夏枯草、土質汗(近效方》)、野天麻、火欽、負擔(《經效產寶》)、辣母籐(《履chan巖本草》)、郁臭苗(《救荒本草》)、豬麻(《綱口》)、益母艾(《生草藥性備要》)、扒骨風(《分類草藥性》)、紅花艾(《嶺南採藥錄》)、坤草(《青海藥材》)、枯草(《藥材資料彙編》)、苦草、田芝麻棵、小暑草(《江蘇植藥志》)、益母篙(《東北藥擅志》)、陀螺艾(《廣西藥植圖志》)、地落艾(《陸川本草》)、紅花益母草、四稜草(《中藥志》)、月母草(《喀四川中藥志》)、旋風草(《陝西中藥志》)、油耙菜、野油麻(《湖南藥物誌》)
【處方名】:益母草、坤草、制益母草、酒益母草
處方中寫益母草、坤草均指生益母草。為原藥材曬乾切段入藥者。
制益母草為益母草切段後拌入酒、醋、鹽、生薑等,然後蒸透入藥者。
酒益母草為益母草切段後,用黃酒淋灑,悶透,用文火微炒(或蒸),然後入藥者。
【商品名】:益母草:為5~6月開花期間采收者。以枝葉肥壯、色灰綠、帶有紫紅色花者為佳。
童子益母草:為3~4月間未開花前采收的幼株。
- 上一篇:粵菜茶葉鯽魚湯的做法(圖) 下一篇:粵菜韭菜鮮魷的做法(圖解)--真人演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