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將鯽魚除去鱗、鰓,再從魚脊背處開膛,取出內臟,用清水沖洗乾淨。
2.豬肉切成丁,盛入碗內,加醬油、味精、料酒、蔥、蔥5克和辣椒剁碎攪拌成的泥、薑末拌勻,裝入魚腹內,再用竹籤將脊背刀口處別住。
3.炒鍋中注入花生油燒至五分熱,將魚放進油鍋內炸約3分鐘撈出。
4.在用另一口鍋中放入豬油20克,用中火燒至八分熱,放入薑末、蔥、醬油、清湯、料酒、白糖,接著放進炸好的鯽魚,燒沸後,至湯收去一半時,將魚撈出盛入盤內。
5.最後,在湯內放上味精,淋上蔥油,澆在魚上即可。
菜品:
肉餡鯽魚
工藝:
鍋燒
口味:
類別:
私家菜 高血壓調理 腎炎調理 補虛養身調理 營養不良調理
主料:
鯽魚 200克 豬肉(肥瘦) 200克
輔料:
調料:
花生油30克 醬油10克 料酒5克 白砂糖5克 味精2克 姜5克 大蔥10克 辣椒(紅、尖、干)5克 豬油(煉製)20克 蔥油5克 各適量
製作工藝
工藝提示
因有過油炸制過程,需準備花生油500克左右。
菜品口感
外焦裡嫩,酥脆可口。
食用方法
早餐|中餐|晚餐|零食
食譜相剋
鯽魚:鯽魚不宜和大蒜、砂糖、芥菜、沙參、蜂蜜、冬瓜、豬肝、雞肉、野雞肉、鹿肉,以及中藥麥冬、厚樸一同食用。吃魚前後忌喝茶。
豬肉(肥瘦):豬肉不宜與烏梅、甘草、鯽魚、蝦、鴿肉、田螺、杏仁、驢肉、羊肝、香菜、甲魚、菱角、蕎麥、鵪鶉肉、牛肉同食。食用豬肉後不宜大量飲茶。
豬肉(肥瘦):豬肉不宜與烏梅、甘草、鯽魚、蝦、鴿肉、田螺、杏仁、驢肉、羊肝、香菜、甲魚、菱角、蕎麥、鵪鶉肉、牛肉同食。食用豬肉後不宜大量飲茶。
食譜營養
鯽魚:鯽魚具有益氣健脾、消潤胃陰、利尿消腫、清熱解毒之功能,並有降低膽固醇的作用;用鯽魚可治療口瘡、腹水、水乳等症,常食鯽魚,可以防治高血壓、動脈硬化、冠心病,非常適合肥胖者食用。
豬肉(肥瘦):豬肉含有豐富的優質蛋白質和必需的脂肪酸,並提供血紅素(有機鐵)和促進鐵吸收的半胱氨酸,能改善缺鐵性貧血;具有補腎養血,滋陰潤燥的功效;但由於豬肉中膽固醇含量偏高,故肥胖人群及血脂較高者不宜多食。
豬肉(肥瘦):豬肉含有豐富的優質蛋白質和必需的脂肪酸,並提供血紅素(有機鐵)和促進鐵吸收的半胱氨酸,能改善缺鐵性貧血;具有補腎養血,滋陰潤燥的功效;但由於豬肉中膽固醇含量偏高,故肥胖人群及血脂較高者不宜多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