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桂魚宰殺去鱗、鰓,開膛去內臟洗淨,先取下魚頭和魚尾,魚頭剖開下巴成為平開的一片,魚尾根部剖開去掉中骨能豎立,都粘上干澱粉,但不用鹽醃(因不吃,主要是配上使外形完整)。用刀順魚身背脊骨橫片進去,取下一面帶皮魚肉,翻身取下另一面帶皮魚肉,去掉背脊骨,切下腹部的肉(作其他用途),再把魚肉切成均勻的10塊,每塊稍切去四角,然後剞上距離6毫米寬的十字交叉花刀,用盤裝上後撒上鹽和料酒醃一下。
2.蔥切花,姜和蒜切成末。香菜摘洗乾淨,用湯100毫升、白糖、鹽、醋、番茄醬、香油和濕澱粉30克(澱粉15克加水15克)兌成汁。
3.食用時,用濕澱粉20克(澱粉10克加水10克)調稀勾芡均勻地塗在魚肉花紋內,再滾上干澱粉,手提魚尾搖擺一下,使剞的花刀都能立起來,同時,將花生油燒沸,把上糊的魚肉以及魚頭、魚尾逐塊下入油鍋,炸焦酥呈金黃色時撈出(即成菊花形);鍋內留油,下入姜、蒜炒一下,隨即倒入兌汁,待開時,加入一點沸油,然後將菊花魚和頭、尾擺成魚形,將汁澆在菊花魚上,撒下蔥花即成。
菜品:
茄汁菊花魚
工藝:
炸烹
口味:
色彩紅亮,酸甜味美。
類別:
湖南菜 結核病調理 消化不良 補虛養身調理
主料:
鱖魚 2000克
輔料:
香菜 200克
調料:
花生油120克 料酒25克 白砂糖50克 鹽10克 醋15克 番茄醬100克 大蔥15克 姜15克 大蒜15克 澱粉(豌豆)75克 香油15克 各適量
製作工藝
工藝提示
因有過油炸制過程,需準備花生油約1000克;鱖魚又稱桂魚。
菜品口感
色彩紅亮,酸甜味美。
食用方法
早餐|中餐
食譜相剋
香菜:服用補藥和中藥白朮、丹皮時,不宜服用香菜,以免降低補藥的療效;
同時吃豬肉不可加香菜,否則助熱生痰。
同時吃豬肉不可加香菜,否則助熱生痰。
食譜營養
鱖魚:鱖魚含有蛋白質、脂肪、少量維生素、鈣、鉀、鎂、硒等營養元素,肉質細嫩,極易消化,適於兒童、老人及體弱,脾胃消化功能不佳者食用;並具有補氣益脾的滋補功效。
香菜:香菜中含有許多揮發油,其特殊的香氣就是揮發油散發出來的。它能祛除肉類的腥膻味,因此在一些菜餚中加些香菜,即能起到祛腥膻、增味道的獨特功效。香菜提取液具有顯著的發汗清熱透疹的功能,其特殊香味能刺激汗腺分泌,促使機體發汗,透疹。另具和胃調中的功效,是因香菜辛香升散,能促進胃腸蠕動,具有開胃醒脾的作用。
香菜:香菜中含有許多揮發油,其特殊的香氣就是揮發油散發出來的。它能祛除肉類的腥膻味,因此在一些菜餚中加些香菜,即能起到祛腥膻、增味道的獨特功效。香菜提取液具有顯著的發汗清熱透疹的功能,其特殊香味能刺激汗腺分泌,促使機體發汗,透疹。另具和胃調中的功效,是因香菜辛香升散,能促進胃腸蠕動,具有開胃醒脾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