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品:
老龍入海
工藝:
其他
口味:
白蒜分佈其間,黑白分明,鱔肉味美酥香,海參糯軟爽滑,湯汁醇厚,風味獨特。
類別:
江蘇菜 氣血雙補調理 子宮脫垂調理 補虛養身調理 壯腰健腎調理
主料:
鱔魚 1000克 海參(水浸) 700克
輔料:
調料:
料酒50克 胡椒粉2克 大蒜150克 小蔥8克 姜8克 味精2克 澱粉(蠶豆)8克 豬油(煉製)150克 花生油100克 各適量
製作工藝
1. 獨頭蒜剝去蒜衣,洗淨;2. 蔥去根須,洗淨,切段;3. 姜洗淨,切片;4. 把精鹽70 克放入清水鍋中,燒沸後投入鱔魚,蓋上鍋蓋,視魚嘴張開、魚身彎曲時,撈入清水中,沖洗;5. 將背肉腹肉與骨分開,去除內臟,將魚肉洗淨,用沸水燙一下,晾乾;6. 將頭剝去外皮,入油鍋焐熱,撈出待用;7. 將鍋置旺火上燒熱,舀入花生油,燒至七成熱時,將鱔魚肉放入,用鐵叉拔散,至魚肉上浮油面;8. 將油鍋離火,用漏勺將魚肉撈出,然後將油鍋回移旺火上,放入魚肉復炸,聽到油鍋中發出「啪啪」聲即撈入熱水中浸泡,待其回軟後,切成6 厘米長的段;9. 將鍋置火上,放入雞清湯750毫升和蔥段5 克、薑片5 克,燒沸後將海參放入,再沸,撈出海參,揀去姜、蔥;10. 將鍋置旺火上,舀入熟豬油75 克,將蔥段3 克、薑片3 克投入炸香,放入鱔肉,加入料酒、雞清湯500毫升、精鹽5 克燒沸;11. 撇去湯麵上的紅油,放入海參、蒜頭和熟豬油75 克,待湯汁稠濃,用水澱粉勾芡,放入味精,起鍋裝盤;12. 海參和蒜頭間隔圍在四周,鱔肉盛在中間,撒上胡椒粉(白胡椒粉)即成。
工藝提示
1. 水發海參:刺參先用溫水浸泡數小時,撈出放入鋁鍋中,加清水高出參體兩倍,上旺火燒開即離火,原湯浸泡10 小時左右,撈出剖腹去腸,洗淨泥砂,再上火燒開煮透,離火燜上,一般2 天後即可使用。發透的海參,可用涼水浸泡,每天換水2-3 次,或入冰箱保鮮。
2. 因有過油炸制過程,需準備花生油1000克。
2. 因有過油炸制過程,需準備花生油1000克。
歷史文化
1. 老龍入海因選活大鱔魚燒海參而得名,是泰州地方傳統名菜。
2. 泰州地處蘇北裡下河地區,鱔魚資源極為豐富,與海參同燒,白蒜分佈其間,黑白分明,鱔肉味美酥香,海參糯軟爽滑,湯汁醇厚,風味獨特。
2. 泰州地處蘇北裡下河地區,鱔魚資源極為豐富,與海參同燒,白蒜分佈其間,黑白分明,鱔肉味美酥香,海參糯軟爽滑,湯汁醇厚,風味獨特。
食用方法
中餐|晚餐
食譜相剋
鱔魚:鱔魚不宜於狗肉、狗血、南瓜、菠菜、紅棗同食。
海參(水浸):海參與醋相剋;不宜與甘草同服。
歷史文化 1. 老龍入海因選活大鱔魚燒海參而得名,是泰州地方傳統名菜。
2. 泰州地處蘇北裡下河地區,鱔魚資源極為豐富,與海參同燒,白蒜分佈其間,黑白分明,鱔肉味美酥香,海參糯軟爽滑,湯汁醇厚,風味獨特。
海參(水浸):海參與醋相剋;不宜與甘草同服。
歷史文化 1. 老龍入海因選活大鱔魚燒海參而得名,是泰州地方傳統名菜。
2. 泰州地處蘇北裡下河地區,鱔魚資源極為豐富,與海參同燒,白蒜分佈其間,黑白分明,鱔肉味美酥香,海參糯軟爽滑,湯汁醇厚,風味獨特。
食譜營養
鱔魚:鱔魚富含dha和卵磷脂它是構成人體各器官組織細胞膜的主要成分,而且是腦細胞不可缺少的營養;鱔魚特含降低血糖和調節血糖的「鱔魚素」,且所含脂肪極少是糖尿病患者的理想食品;鱔魚含豐富維生素a,能增進視力,促進皮膜的新陳代謝。鱔魚具有補中益氣、養血固脫、溫陽益脾、滋補肝腎、祛風通絡等功效,適用內痔出血、氣虛脫肛、產後瘦弱、婦女勞傷、子宮脫垂、腎虛腰痛、四肢無力、風濕麻痺、口眼歪斜等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