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品:
海參酥丸
工藝:
燴
口味:
酥香軟爛,鮮美濃郁。
類別:
氣血雙補調理 補虛養身調理 壯腰健腎調理 營養不良調理
主料:
海參(水浸) 450克 豬肉(肥瘦) 300克
輔料:
香菇(干) 15克 蝦米 10克 雞蛋 50克 澱粉(蠶豆) 20克
調料:
香油10克 胡椒粉1克 老抽10克 黃酒25克 姜5克 小蔥10克 鹽5克 味精3克 豬油(煉製)30克 蠔油10克 花生油40克 白砂糖2克 各適量
製作工藝
1. 水髮香菇、水發蝦米均勻切成細粒;2. 水發海參切成長7 厘米、寬3 厘米的塊;3. 豬肉剁成黃豆般大小的粒;4. 豬肉粒加入精鹽、味精、干澱粉、雞蛋,拌撻有膠質;5. 再加入香菇、蝦米拌勻後,擠成12 顆肉丸;6. 炒鍋用中火燒熱,放花生油燒至五成熱,下肉丸炸約1 分鐘至發硬撈出;7. 用細針將肉丸刺七、八個小孔,再放入油鍋,用小火炸至金黃色,倒入笊籬瀝去油;8. 瀝油後放入沸水鍋內焯約30 秒鐘,撈出盛入瓦缽;9. 加淡二湯250毫升、黃酒,入蒸籠用旺火蒸約30 分鐘,取出潷去湯汁(另作他用);10. 將海參放入沸水鍋內焯約1 分鐘,撈出;11. 炒鍋用中火燒熱,下熟豬油,放入姜、蔥,烹黃酒,加淡二湯750毫升、精鹽,放入海參燒約10 分鐘,倒入漏勺瀝去水,去掉姜、蔥;12. 炒鍋用中火燒熱,下熟豬油,烹黃酒,加入上湯600毫升、蠔油、白糖,放入海參燜約10 分鐘;13. 再加入肉丸、醬油、胡椒粉,繼續燜約3 分鐘;14. 用濕澱粉調稀勾芡,加香油和熟豬油推勻,端離火口,先取出肉丸放入瓷窩,再將海參放在上面便成。
工藝提示
1. 豬肉選肥三瘦七者制丸,效果更佳;
2. 肉丸先炸後蒸,必須熟透入味。
2. 肉丸先炸後蒸,必須熟透入味。
歷史文化
海參酥丸是東江傳統風味名菜,以體大見稱,有如揚州的獅子頭。200多年前,袁枚邀游至惠州時曾交口稱讚:「粵東揚明府作肉圓,大如茶杯,細膩絕倫,湯尤鮮潔,入口如酥,大概去筋去節,斬之極細,肥瘦各半,同纖合勻。」(見《隨園食單》)酥丸即炸過的大肉丸,原是官府菜,以之與海參同烹,既酥香軟爛,又鮮美濃郁。
食用方法
中餐|晚餐
食譜相剋
海參(水浸):海參與醋相剋;不宜與甘草同服。
豬肉(肥瘦):豬肉不宜與烏梅、甘草、鯽魚、蝦、鴿肉、田螺、杏仁、驢肉、羊肝、香菜、甲魚、菱角、蕎麥、鵪鶉肉、牛肉同食。食用豬肉後不宜大量飲茶。
蝦米:1. 吃蝦嚴禁同時服用大量維生素c,否則,可生成三價砷,能致死;
2. 不宜與豬肉同食,損精;
3. 忌與狗肉、雞肉、獐肉、鹿肉、南瓜同食;
豬肉(肥瘦):豬肉不宜與烏梅、甘草、鯽魚、蝦、鴿肉、田螺、杏仁、驢肉、羊肝、香菜、甲魚、菱角、蕎麥、鵪鶉肉、牛肉同食。食用豬肉後不宜大量飲茶。
蝦米:1. 吃蝦嚴禁同時服用大量維生素c,否則,可生成三價砷,能致死;
2. 不宜與豬肉同食,損精;
3. 忌與狗肉、雞肉、獐肉、鹿肉、南瓜同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