捕霧取水各地飲食
代表團參觀過尤耶亞科火山口之後,便驅車前往智利北部的一個叫丘恩貢果的村莊。村子裡只有一百多戶人家,我真不明白為什麼要到這麼個小村莊去。我悄悄問團長,團長說,「這兒地處阿塔卡馬沙漠,白天氣溫很高,雨水稀少,年降雨量僅有400毫米,居民的生活用水得靠外地開來的供水車運送,每配給一鐵桶水要維持兩個星期,每人每禮拜只能洗滌一次。」「我們去看他們沒水喝?」我反問。「那當然是過去,眼下是去看智利科學家創造的奇跡。」說完又補充一句:
「捕霧取水」。我有些不相信自己的耳朵,「他們能從飄忽不定、漫無邊際的迷霧中取出水來?」
我們來到山腳下,只見山頂上豎了許多木樁,在木樁間掛起七八十張聚丙烯纖維製成的大網。「這些就是『捕霧取水』的網?」我猜測道。我們十來個人一邊爬山,嚮導一邊解釋,「這種網網眼極細,既耐熱又不吸水,還可以經受住30米/秒的陣風。清晨,當霧滴沾附在網上,便會沿著網壁下滑,集中在底部塑料槽裡,再沿著管道,經過幾次過濾、殺菌後,流進貯水罐。」嚮導的話一點不差,在山頂上我們看到了高聳的網、貯滿水的水罐和埋在地下、通往村子裡的水管。
當地居民告訴我們,「受海風影響,聖多佛山山頂上似乎每天大霧瀰漫,但一過中午,濃霧便像破碎的棉絮,蒸發得無影無蹤,一滴雨也下不來!多虧科學家想出這麼個絕妙主意。」
中國有句古語,「聚沙成塔」,我佩服智利人把它的含意用到極至。據說,通過捕霧平均每天取水1萬餘升,每戶可分水120升。在霧量特別大的日子裡,日采水可達13萬升,水不僅吃不掉,還有積余。從此,小村摘掉了「乾旱缺水」的帽子。
- 上一篇:不簡單的意大利面各地飲食 下一篇:薄餅食風各地飲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