鳳羽酸肝和糯米血腸各地飲食
今年春季的一天,沿著古人徐霞客的足跡,我們來到滇西大理州洱源縣鳳羽鄉,遊覽那有名的「地下石林」——清源洞。一上路友人便叮囑我,游畢一定要品品酸肝和糯米腸,因為那是白族名食,也是鳳羽的特產,在別處你是吃不到的。
那清源洞正如徐霞客先生所說:「洞深不可測,中有石田、石林、石枕、石蓮、石獸之類,石筍倒懸,五色畢具」,令人流連忘返。游罷清源洞,我們一行便步入當地白族人開設的一家小吃店。
剛落坐,一位白族大嫂便遞上菜單來,我便點了酸肝和糯米血腸。「幾位真是美食家,別的不點,光點我們的特產,有眼噢!」白族大嫂笑著說。
「這話怎麼講?」我問。
「你還不知道哇,再過兩天,這兩種特產就都沒有了,你們幾位也只好明年再來品嚐羅!」她說。這時,作伴與我們相游的小杜告訴我,這酸肝是以豬肝為主料,配上楊梅水、草果、花椒、茴香粉、精鹽、油辣子面等十多種佐料,再用一節空心管插入肝管,用氣將肝吹泡後,把那十多種佐料灌入,然後用線把肝管紮緊,掛置在背陰處晾乾,食用時,只需放入鍋內煮熟,切片即可。「那麼糯米血腸又是怎樣做的呢?」我又問。
聽了我的問話,小杜又講起了糯米血腸的加工方法。原來每年春節前,這裡的白族群眾家家戶戶都要宰殺年豬,於是他們就用糯米飯、豬血和草果、花椒、八角等佐料一起灌入豬大腸內,然後高掛晾乾。食用時,只需把糯米血腸放在甑內蒸熟,切成圓片即可。
「那你怎麼說晚幾天就只有等到明年才能吃到了呢?」我又問道。
「你以為這兩種特產隨時都可以做出來嗎?」小杜反問道。見我不明其意,便又告訴我,這兩種食品只能在冬季加工,而且哪有那麼多的豬肝、豬腸子?因此才顯得珍貴。當地的白族群眾,平時都不食用,只有過年過節或家中來了客人,才將這兩種名菜上席,而且入席的人不分老幼,每人每種也只能品嚐到二至三片,不能多吃,也不能少吃。說到這裡小杜笑了笑,得意
- 上一篇:感受天山下的西域風情各地飲食 下一篇:風行世界的新口味——蒙古烤肉各地飲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