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類蔬菜營養食譜》之老薑、子薑、大蒜、蒜子及其菜譜
俗語有說:「薑愈老愈辣」。老薑的辣味愈強,驅寒、散風、防寒、去濕的功用就最好。烹調一些較寒涼的菜蔬如:白菜、紹菜時,放1--2片姜,一方面能驅寒,另方面也能把菜蔬的甜味引發出來。
嫩的姜稱「子薑」,辣味較輕,而且入口爽脆無渣,平時在家用糖醋醃製,用來煮菜或作飯前小吃均甚適宜。
姜含豐富維生素A和C,姜能刺激胃神經,增強乳糜管吸引力,散寒氣、暖胃、止咳、生新發、止腹痛和刺激食慾。
大蒜
大蒜含維生素A、B和C,不但在中國經常被用,在歐洲也被列入重要食品,傳說埃及建金字塔時,大蒜便是勞動者的主要食品。歐洲人相信大蒜可治療高血壓和動脈硬化,更相信大蒜可驅邪治鬼。
中國人更相信大蒜可防治傷風感冒,如配合紅豆一起煮湯,可以醫治慢性腎炎。但如果患有眼疾、腸或胃潰瘍,皆不宜吃大蒜。
蒜子
蒜子是大蒜長老後近根有膨大子房部分份。蒜子外有蒜衣包著,可貯藏一段較長的時間。蒜子俗稱蒜頭,有利尿,補增精力和殺菌的功用,更可凝固蛋白質,幫助吸收。
紫蘿雞柳
材料:嫩子薑150克,光雞(約600克)1/2只,菠蘿肉300克,紅椒絲、蔥段各少許,鹽適量
雞肉調味料:鹽3/4茶匙,生粉1茶匙
獻汁味料:生抽、糖各1茶匙,生粉、清水適量
做法:
1.光雞起肉切片加雞肉調味料拌勻,泡嫩油備用。
2.嫩子薑去皮,切薄片用鹽拌楂過,晾去姜水。
3.菠蘿切小片,以鹽水浸過,晾水備用。燒紅鍋,下油,爆香紅椒絲及蔥段。
4.雞肉回鍋兜炒,加入嫩子薑及菠蘿片,再加獻汁味料,兜勻上碟。
蒜子大鱔
材料:大鱔(約1000克)1條,蒜子肉200克,火腩150克,冬菇5只,姜2片
調味料:生抽1.5茶匙,鹽1/2茶匙,糖1茶匙,紹酒、麻油、生粉、清水各適量
做法:
1.大鱔去潺,切件,下鹽糖拌醃,撲上生粉,用油鍋炸至金黃色盛起。
2.冬菇浸軟去蒂。
3.再燒紅鍋,下油,炸香蒜子,下火腩贊酒,下一碗水,放入大鱔、冬菇、薑片及調味料,中火同燜10分鐘後,埋生粉獻,便可進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