燒瓤鮮沙蟲的做法
燒瓤鮮沙蟲
〔主料輔料〕
鮮沙蟲………250克生油……………50克
蔥段…………l00克姜絲……………l克
蝦膠…………150克精鹽……………l克
味精……………1克胡椒粉…………l克
蠔油……………2克料酒……………2克
麻油……………1克生抽……………10克
〔烹製方法〕
1.先將鮮沙蟲用請水搓洗乾淨,用竹筷從沙蟲一端穿入,慢慢抽出竹筷,並使沙蟲肉向外翻出,再用清水洗搓乾淨,直至把細沙和其它雜質除淨為止,然後用於淨的紗布將其包裹起來,並搾乾水分待用。
2.用卿嘴將蝦膠卿入每個沙蟲內,然後起鍋落生油,燒至四成熱,將沙蟲倒入鍋內,待沙蟲挺起即撈出,控去油,然後燒熱鍋,放入生油,下姜、蔥爆香,加蠔油、料酒,再加入少許上湯,再放入味精、精鹽、胡椒粉、麻油,最後倒入沙蟲,翻炒。加明油用大碗裝備用。
3.將鐵板燒熱,將沙蟲倒在鐵板上即成。
〔工藝關鍵〕
1.將沙蟲內的沙洗淨,內臟除掉。
2.鍋要洗淨燒熱,然後再下油爆炒。
〔風味特點〕
1.沙蟲又叫沙腸子,學名方格星蟲,呈長筒型,狀似蚯蚓,無體節,體前端有一圈觸手,口在觸手中央,肛門離口不遠。沙蟲棲息於沙灘地面下10厘米左右,吞食塵沙,退潮沙蟲便在沙灘上打洞入穴。洞外有水膜覆蓋,且遺留有沙蟲排出的沙粒,漁人發現後,即用鐵鍬挖取,動作稍一遲緩,沙蟲觸後即遁逃。因而沒經驗的人不易捕獲。北海市龍潭、下樹、白虎頭村沙灘上盛產沙蟲,挖取沙蟲為這一沿海群眾收入可觀的家庭副業,有經驗的人,每日可挖取5公斤左右。
2.沙蟲肉嫩味鮮,較之海參、魚翅有過之而無不及,有“天然味精”的美譽。沙蟲還具有藥用價值。民間用於治療腎虛、陽萎等症,常食療效頗佳。北海人食用沙蟲的歷史十分悠久。相傳,在明代當地漁民就挖取沙蟲煮湯或堡粥,名曰:“沙蟲鮮湯”和“沙蟲粥”,這種吃法至今仍廣泛流行於北海民間,酒樓飯館,亦常有應市。民國初期,不少酒家利甲沙蟲製作菜餚,而且一經問世即成名菜。當時頗有名氣的“珠浦樓”、“上海樓”、“玉壺春”等,經常有不少沙蟲菜應市,如“精燉三絲”、“脆炸沙蟲”等都是當時有口皆碑的名菜。時至今天,依然被人們視為筵席珍饈。北海人尤為著重,筵席如果沒有幾味沙蟲菜,則被認為是主人對客人不敬。沙蟲佳餚如此深受歡迎由此可見一斑。
3.此品鮮嫩香醇,味美爽口,珍稀人饌,風味獨特,乃是廣西北海地區傳統名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