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統美食各地飲食
(一)客家豆腐菜
豆腐是我國的特產,更是閩西客家人日常生活離不開的菜餚,真可稱為「豆腐王國」。客家人由於長期的遷徙,艱苦的生活,和豆腐結下了不解之緣,創造了一整套製作獨特的豆腐菜餚。
豆腐乾
豆腐乾是客家著名的「八大干」之一。其大小約二寸半見方,薄如紙,呈金黃色,透明,嚼起來略帶鹹味,便於攜帶、保存,一般可保存兩至三個月。這便是客家人為適應遷徙生活而製造出來的一種特殊食品。
「釀豆腐」
釀豆腐是客家人生活中常吃的小吃。其製作方法:把豆腐切成約一寸見方的小塊,投入油鍋中炸少許時間,取出瀝干,再放入調有八角、五香、辣椒等佐料的肉湯中用溫火慢煨,吃時再撒上些胡椒面、蔥花,味道尤為鮮美。1918年5月,孫中山先生到廣東梅縣鬆口視察同盟會會員時,特地吃了這道家鄉菜,讚不絕口。
「豆腐丸」
豆腐丸是這道菜的總稱,它可以分為三大類。第一類是水煮豆腐丸,將豆腐搗碎後,拌入地瓜粉及肉丁、筍丁、香菇丁,伴以佐料,待湯水煮沸後,用湯匙一個一個舀入鍋內,待豆腐丸浮上水面,便可食用,此菜常作家餚;第二類是清蒸豆腐丸。將豆腐搗碎後,調入肉丁、地瓜粉及其它佐料和捏成丸,放入蒸籠蒸熟,伴入調料食用,味道鮮美,並能充飢;第三類是年節佳餚,最著名的可算是寧化的「松丸子」。寧化人在正月初一和立春時辰必吃「松丸子」,取其「松」之意,即吃了「松丸子」人可一年輕輕鬆鬆,所以,它是客家人年節中常用的菜餚。「松丸子」主料豆腐,配以炒熟的花生米、蔥頭、地瓜粉、香菇丁、荸薺丁等等,捏成圓球狀,投入油鍋中炸至黃色,撈起瀝干備用。待春節期間,有客來訪時,作為整個酒席的最後一道菜,獻給親友,祝願他們在新一年裡事事如意,輕輕鬆鬆。
(二)客家傳統名菜
閩南客家人歷來善於烹飪,且技藝高超,至今他們仍利用自己生產的土特產品,製作出幾十種具有客家風味的傳統名菜。這些名菜一般在豐盛的筵席上才有,其風味獨特,四季適用,故十分受廣大食客的青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