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洲人吃泥補營養各地飲食
你可知道,當今高科技年代,世界上仍有半數以上人口食泥吃石,為的是補充日常飲食中攝取不足的熱量和養分。
吃泥能治病今天的食泥族普通分佈在非洲、亞洲。他們吃黏土,是為了改善飲食或治療疾病。在美國加利福尼亞洲,不少美洲土著愛泥土混入磨碎了的橡實一塊兒吃;在安第斯山脈的土人,也愛把砂泥同苦澀的野生馬鈴薯混合著來吃。黏土不僅能透過吸收氫離子來操控血液的酸鹼度,還可以緩解婦女妊娠時期的不適。
婦女缺鐵本能吃泥在非洲一帶,開始的時候可能是男孩、女孩都吃泥食土,但長到10多歲,小伙子轉向較常規的飲食,而姑娘們則繼續吃泥。這與女性體質缺鐵、缺鋅有關。鈣也是貧窮地方居民體內奇缺的養分,非洲的醫生經常發現一些"玻璃骨"病人,他們的骨頭一碰即碎。缺鈣的患者會四處找尋白蟻窩,挖出白蟻窩下的泥土,據說吃下去能補身體中鈣的不足。住在新喀裡多尼亞的人,依靠吃泥補充養料的情況更加普遍,他們身體所需的50%以上的鐵質、33%的銅質以及10%的鎂都來自泥土。
泥土難吸收不過,據倫敦醫學界人士稱,吃泥食土不一定能夠改善人全身的血紅蛋白水平,因為泥土會把鐵、鎂等礦物質凝結在腸道中,不為血液所吸收,而且吃泥土時很有可能一併把土壤中的寄生蟲吃到肚子裡,患上寄生蟲病。
摘自飲食品網
- 上一篇:斐濟人迎客用亞庫那酒各地飲食 下一篇:非洲人吃飯與禮儀各地飲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