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學英國談吃的煩惱:一見麵包土豆胃就飽各地飲食
一見麵包、土豆胃就飽;一聞香腸、奶酪頭就大。誰也沒那麼多時間和興趣貓在廚房裡蒸煮燉炸。
2001年高中畢業後我開始了在英國的留學生活。
在英國這些日子,吃喝技巧方面長進不少。比如,參加英國人主辦的聚會最好先墊墊肚子,而赴中國同學之宴,則要懷揣酵母、山楂,以寬鬆休閒裝取代緊身的牛仔。
平日裡,同學之間總在抱怨:沒的可吃!一見麵包、土豆胃就飽;一聞香腸、奶酪頭就大。結論:沒勁!這裡長期機械化飼養的結果:牛不腥,羊不膻,豬肉柴,雞肉粗。
廣州來的梁同學,在我們學生公寓的公用廚房是公認的「第一把(勺子)」,爆炒清蒸外加一鍋鮮湯,常引得各色鄰人駐足而立,口水大咽。就這樣,梁同學還說:「『妻』(吃)得太差,『妻』不消哇!」福州來的小黃笑瞇瞇地燉他的「啤酒雞」:「在家時,都是全家人『呲』(吃)一隻雞,在這裡我自己『呲』一隻,好過癮」。「啤酒雞」是小黃的「週末一道菜」。轉過天來見他臉發了綠:「『呲』傷了!我可再不要『呲』雞了」。
對這兒的中國留學生來說,主要是誰也沒那麼多時間和興趣貓在廚房裡蒸煮燉炸。有些人在餐館打工,自家不起灶,好與壞全憑老闆和大廚高興。大多數人是靠週末或聚會時打牙祭。平日裡有條件的,中午都趕去吃食堂。學生用餐可以打折,經濟實惠,省時省力,但味道實難恭維。早上很多人寧願多睡覺,也不願啃麵包。晚上,有意學人家的「瀟灑」:冰箱裡拎出啤酒麵包香腸奶酪,再扯兩片生菜葉。
剛來英國不久,一日見房東太太將自家花園裡種的鮮靈靈的瓜果青菜呼啦啦往垃圾桶裡倒,大驚。「你沒聽說最近切爾諾貝利核電站再次洩露了嗎?」可我怎麼也想不通,何以商店賣的菜能夠防輻射?
去年又有報載,匈牙利一帶的青椒有遭核污染之嫌。商店馬上掛牌正名:「西班牙青椒」,看上去確實跟「西班牙女郎」似的均勻烏亮。
雞蛋營養豐富,但吃多了不但不吸收,據說還增高膽固醇。近又爆出新聞:英國一最大的雞蛋供應商被捕,原因是飼料中添加了尼古丁,以達到省飼料、增加蛋產量的目的。據說吃了這樣的蛋會傷害人的神經系統。相當一段時間內不少德國家庭早餐桌上的煮雞蛋消失了。
總之,歸納起來,吃在英國,實在不敢消受。可畢竟這是自己真正自立的
- 上一篇:盧旺達飲食風情各地飲食 下一篇:另類吃法---廣東人吃蛇各地飲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