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統家常菜:白蘿蔔燉牛肚[圖]
蘿蔔,恐怕是家庭日常食用再經常不過的蔬菜了,它口感脆嫩多汁,甘甜微辣,具有較高的營養價值和藥用價值,在民間素有「小人參」的雅稱。這次我們特別請來精通粵菜烹飪的「越秀漁村」行政總廚莫新華師傅,為我們詳細介紹蘿蔔菜的傳統家庭製作方法,各位不妨也來學一學。
白蘿蔔燉牛肚
配料:
蘿蔔500克,扇骨250克,牛肚250克,胡椒15克,姜若干。
做法:
1、先將牛肚飛水,洗淨異味,切片,備用。
2、扇骨斬件,飛水,備用。
3、蘿蔔切塊。
4、將牛肚、扇骨、胡椒碎放入鍋中煲至七成火候,再加入蘿蔔至煲爛即可。特色:胡椒暖胃,加入牛肚的搭配是傳統家庭製法。
貼士:
1、蘿蔔和牛肚不可以同時煲,這樣蘿蔔會煲得太爛,一定要注意掌握火候,放入牛肚煲至七成熟後,再放入蘿蔔。
2、「胡椒+蘿蔔+牛肚」是最佳拍檔,胡椒既可以暖胃,又可以去除牛肚的異味。
小提醒
紅、白蘿蔔忌合煮
紅蘿蔔、白蘿蔔是人們常見喜食的蔬菜品種,營養豐富。因紅蘿蔔、白蘿蔔常同時出現在菜市場上,人們也常常將它們買回合在一起做成菜餚。但是,最近的營養專家指出,紅蘿蔔中含有一種叫抗壞血酸的的酵素,會破壞的蘿蔔中的維生素C。所以,紅蘿蔔、白蘿蔔最好不混合食用。若在合煮中添加一些食用醋,紅蘿蔔內的杭壞血酸酵素的作用就會銳減,使維生素C的損失降至最低限度。
蘿蔔忌與橘子同食
蘿蔔為十字花科蔬菜,被攝取後,可迅速產生一種叫硫氰酸鹽的物質,並很快代謝產生另一種抗甲狀腺的物質———硫氰酸。
此時,人體若同時攝入含大量植物色素的水果,如橘子、葡萄等,這些水果中的類黃酮物質在腸道被細菌分解,即可轉化為羥苯甲酸及阿魏酸,可以加強硫氰酸抑制甲狀腺的作用,從而誘發或導致甲狀腺腫。因此,吃蘿蔔後,不要大量食用橘子等有色水果。
- 上一篇:營養滋潤臘八粥[圖] 下一篇:「蘭州牛肉麵」正宗做法詳解[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