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食風潮裡的纖纖一族(2)
為文化為環保:另一類拒絕吃肉的素食主義者,是為體現對動物的關愛,維護保護地球生態環境的理念。有的吃素者說,吃素能體驗到擺脫了都市的喧囂和慾望的愉悅。
「素」健康之法
營養學家指出,素食有很多好處,但應該注重營養的均衡,注意食物的搭配,否則,可能會造成營養不良。
素食
科學配搭滿足營養需要
素食中最大的問題是,維生素B12則無法通過植物攝取。不過,只要不是嚴格素食,可以通過奶或蛋攝取。在營養學的角度中,吃肉主要是為了攝取蛋白質。人體所需氨基酸有22大類,其中有8種是人體不能自己製造,需要從外界獲取的。肉類作為一種完全蛋白,它含有這8種氨基酸,而植物則是不完全蛋白,只含有其中的一種或是某幾種。所以一般人會選擇在肉類中攝取蛋白質。但是,只要科學配搭,素食也完全能補充這8種氨基酸。如以下的組合:五穀類 種子類或是果實類、全麥麵包 花生醬、豆類 五穀類、豆腐配大米飯、奶酪配全麥麵包等,這樣的搭配均能滿足8種所需氨基酸的攝入。
不同體質選擇不同方案
對於素食者來說,選擇怎樣的素食方案是很講究的。不同年齡、體質的人應選擇適合自己的素食類型。發育期的青少年,由於肌肉、骨骼、大腦的生長,需要更多蛋白質等營養素,建議採用奶蛋素食。而對於中年婦女來說,在素食的過程中應該多吃豆類與深綠色的食物,因為豆類中含有豐富的異黃酮,能緩解更年期症狀,而深綠色食物中的鈣則能有效預防骨質疏鬆。
進行素食應該循序漸進
提醒所有素食者,在選擇素食前,都必須掌握一定的營養學知識,切忌跟風而盲目素食。而素食的進行也須因應個人體質、生活習慣而定。比如初期先戒吃紅肉,然後再逐步戒除白肉、海鮮;或者是在一日三餐中逐步減少肉食的量,循序漸進。
- 上一篇:四類食物幫你夏季防曬 下一篇:如何克服蔬菜「厭食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