飯前飯後喝湯 孰好?

飯前使食物順利下嚥
小兒飯前喝少量的湯,好比運動前做活動,使消化器官活動起來,能使小兒很好的進食,飯後也會感到舒服。因為從口腔、咽喉、食道到胃,是食物必經之路,飯前先喝幾口湯,等於給這段消化道加點「潤滑劑」,讓消化腺分泌足量的消化液,使食物能順利下嚥,防止乾硬食物刺激消化道黏膜。
飯前有利於溶解食物
餐前飲用少量的湯,還能滋潤胃腸,補充體內的水分,有利於溶解食物,促進對食物的消化與吸收,且有一定的食療作用。但喝的量一定要控制好,因為餐前喝過多的湯,會稀釋消化液,影響對食物的消化吸收,減少正餐的攝入量。另外,營養學家認為,養成飯前和吃飯時進點湯水的習慣,還可以減少食道炎、胃炎等的發生。
飯後易造成肥胖
飯後喝湯是一種有損健康的吃法。一方面,孩子已經吃飽飯了,再喝湯容易導致營養過剩,造成肥胖;另外,最後喝下的湯會把原來已被消化液混合得很好的食糜稀釋,沖淡胃液,影響食物的消化吸收。但若飯後一定要喝湯,最好選擇在飯後兩小時,可選用水果湯,如蘋果、雪梨或哈密瓜煲豬踭肉、瘦肉等。
溫馨提示
孩子喝什麼湯好?
排骨湯、蝦皮湯、瓜菜湯、米湯、少量的瘦豬肉或雞肉湯、雞蛋西紅柿湯等都可以在飯前喝。
濃縮湯(屬於較油膩的湯),一些果實類、根莖類的湯不適合小兒。
藥材類的湯大部分都不適宜小兒喝,因為藥材有各種藥性,如不辨清藥性與體質是否匹配,喝了這樣的湯反而會適得其反。如一些家長喜歡用清熱類的藥物煮湯給小孩喝,其結果可出現以下情況,若小兒本身胃腸有積熱,那可是火上加油引發「上火」,甚至發熱;若小兒感冒,那將會困阻外感邪氣不能外透,使病情加重;若小兒本身胃腸有濕的,就會出現腹痛腹瀉。因為清補涼類的藥物藥性滋膩,濕遇滋膩之性,濕困更甚。
- 上一篇:春令時節多「補」水 下一篇:18種食品的"對症吃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