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好「白灼菜餚」
白灼,為粵菜常用烹飪技法之一,即將湯或水澆沸,下原料燙至剛熟撈出,稱為灼,因湯水中不加任何有色調味品,故叫白灼。白灼後的原料,經調味,即成為白灼菜餚。白灼萊餚的特點是:色澤素雅,脆嫩爽口,口味多樣。要想做出高質量的白灼菜餚,必須掌握三要素,即:原料白灼前的處理要得當,白灼的方法要適宜和白灼原料的調味要準確。
一、原料白灼前的處理要得當
1、鹼醃處理:適宜鹼醃處理的多為質地比較老韌、異味濃重的動物性原料,如畜類的肚、腸,家禽的胗、腸及蚌類、蛇類等。其目的是:因鹼有腐蝕和去異味的作用,不僅可使原料嫩化,並可消除腥、臊、臭味,還能使原料增厚變大,泛白透明。
鹼醃處理的方法:先在一小盆內兌成濃度為5%~8%的鹼溶液,然後納入改刀的原料,醃漬0.5~2小時(或更長一些時間),然後用清水沖漂至退淨鹼味即可。
2、上漿處理:適宜上漿的原料均是一些質地細嫩、無骨的動物性肌肉,如雞脯肉、鮮魚肉、大蝦肉、兔腿肉等等。因為這些原料刀工處理多為薄片狀,直接灼之加熱,往往容易斷裂散碎,或捲縮乾癟。通過上漿處理,可增強原料的黏性,提高了耐熱性能。加熱以後,不但可保持原料形態,使之光潤飽滿,而且可保持原料內部鮮嫩、外表柔軟滑潤和萊餚的營養成分。
上漿處理的方法:先將改刀的原料用少許蔥薑汁、料酒、精鹽等漬味,再加雞蛋清和干細澱粉抓拌,使其粘上薄薄的一層粉漿即可。此過程應注意以下幾點:
(1)上漿前,必須將原料表面上的水分揩乾。否則,上漿之後很容易造成析水脫漿或上漿過厚。方法很簡單,只需用潔淨干布將原料包裹旋轉即可。
(2)加鹽量要合適。漬味用鹽一般為整個口味的50%~70%即可。用鹽過多,不僅成菜後過鹹(因為還要蘸味汁食用),而且鹽滲析作用強,把原料中的水分滲透出來,極易造成質地變老和脫漿情況。
(3)漬味時間不要過長。一般3~5分鐘即可。時間長了,鮮度降低。對於質老的原料(如牛肉等),漬味時需加入一定量的致嫩劑,來軟化肌纖維。
(4)上漿一般用蛋清豆粉居多,以保證成菜後原料有滑利的質感。抓拌時用力不可過大,以免把原料抓碎。
(5)對於蝦仁、鮮貝、魚片等含水量較多的原料,上漿後需冷藏1小時左右,以利於鹽分的充分滲入和水分的充分吸收,讓漿和原料充分結合在一起。
- 上一篇:二十種冷菜調味汁的做法 下一篇:自製千島色拉醬